●“五老”志愿服务队在排练秧歌舞曲 记者 孙艳艳 李勇锐 通讯员 白利民 张敏
洛川老秧歌是一种不同于陕北大秧歌的古老传统秧歌形式,具有传统秧歌的祭祀性质和民俗特征,是洛川春节闹社火时常见的形式。
洛川县交口河镇京兆村的“京兆老秧歌”是洛川老秧歌的重要流派,其表演细腻、文雅,服装有明清时期的特点,主要动作以“扭、摆、甩”为主,花样繁多。演出到高潮时,秧歌唱起,一唱众和,载歌载舞,情绪激昂。2007年,洛川老秧歌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表演老秧歌的‘好把式’。我5岁的时候,就跟着祖父和父亲学扭秧歌,父亲扮演‘伞头’,祖父唱秧歌。70多岁的祖父掉光了牙齿,但唱秧歌的声音特别洪亮。”提起老秧歌,今年69岁的洛川老秧歌代表性传承人吴春富非常兴奋。他随手拿起家里的鸡毛掸子在院子里边唱边舞:“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摆动杨柳梢……”
“决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失传,我已经收了50多个徒弟,每年春节都组织老秧歌表演活动。”吴春富说。
“京兆村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川老秧歌的发源地。受老一辈民间艺人的熏陶,我从小就喜欢秧歌。2010年退休后,我开始发动村里的老人搜集散落民间的秧歌词曲,希望可以让非遗文化代代相传。”今年73岁的村民韩礼才说。
十几年来,韩礼才先后整理出秧歌词曲80余首,并利用闲暇时间组织村里老人排演。2018年,洛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后,韩礼才萌生了组建京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五老”志愿服务队的想法。很快,这一想法得到了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支持,村里的退休教师吴建元和退休工人王金成、吴有才等也积极报名参加。
“五老”志愿服务队把村里一些爱好捏面花、剪纸、打鼓等传统文化的表演者和传承者组织起来,不定期在村文化广场进行表演,吴孝全、吴宏林、党秋菊、赵芳玲是其中最活跃的人员。表演既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也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韩礼才还组织队员通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卷,从中摘录经典篇目和金句,并把这些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快板形式,编写成秧歌词,在文化广场、田间地头吟咏传唱。他们先后编写了《五中全会新征程》《京兆老秧歌歌词集》等说唱词句,利用唱秧歌、说快板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及村规民约,劝教村民遵规守纪、勤劳致富,从而形成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每逢农闲时节,村上的‘自乐班’就活跃起来,说快板的、拉二胡的、吹笛子的、唱秧歌的,热闹得很,咱要继续发挥余热,为村子贡献力量。”村民吴有才乐呵呵地说。
如今,京兆村的面花、毛麻绣、剪纸等传统文化人尽皆知。老秧歌更是唱出了时代新风尚,“五老”志愿服务队当起了义务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人讲解村名起源、洛川老秧歌、生产习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