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9日
寻“根”清凉山
记者 乔建虎 李勇锐 实习记者 牛恩远 赵合欢
  11月8日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圣地延安,巍巍宝塔山熠熠生辉,滚滚延河水川流不息。
  来自延安市融媒体中心的180多名新闻工作者,在被誉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摇篮的清凉山,开始了他们的“寻根”“朝圣”之旅。
  大家登上清凉山,寻访延河岸,参观新闻出版机构旧址,感悟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光荣,追溯新闻历史,感知新闻精神,探寻新闻根源。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陈毅的《七大开幕》诗,显示出圣地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清凉山作为党中央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正义之声从这里发出,传遍寰宇。
  当年,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讴歌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远看清凉山,葱葱松柏覆盖着厚重的黄土,与巍巍宝塔山交相辉映。大家在延安新闻纪念馆门前留下合影,“延安新闻纪念馆”七个大字分外夺目。
  在延安新闻纪念馆的正厅中有一尊雕塑,巨石基座上平躺着一本书册,书册的“页面”上,一支硕大的钢笔斜立在基座上,仿佛正在书写着人民的呼声。基座上镌刻着毛主席在延安时的手书:深入群众,不尚空谈。
  “馆的外形呈窑洞形,寓意着党的新闻事业是在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的。”“这是中央印刷厂的排字车间,那边是印刷车间。”……走进纪念馆,大家跟随着讲解员边走边看,边听边问,不时拿起相机,拍下珍贵的资料和实物。
  延安时期,由于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党的新闻工作者面临极端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小米饭是基本主食,住的是土窑洞;由于衣服少,到冬天,单衣就变成了衬衣;交通工具少得可怜,只有一匹马用来传递文件,同志们出去采访,靠的都是两条腿……
  在极端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在敌人飞机轰炸的危险中,新闻前辈们仍然坚持工作:出版报纸,办起了广播电台,印刷了大量马列主义书刊,并冒着生命危险将革命书刊发行到全国各地。他们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骄傲地坚信自己的革命理想终会实现。
  纪念馆里摆放着一台黑色的对刊印刷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讲解员介绍:“这台高1.2米、长2.3米,浑身长满锈迹的大家伙是国家二级文物,也是当年承印过《解放日报》的一台对开印刷机。”
  1937年1月,面对敌强我弱、日益严峻的革命形势,急需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党中央筹建中央印刷厂迫在眉睫。而那时的延安城一片贫瘠,要找几枚铁钉都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接到任务后,印刷厂负责人赶赴上海、西安等地,冒着生命危险,在戒备森严的都市里找关系、买设备,并以私人老板的身份招聘技术工人。
  那么这台比钢琴都要大的印刷机,是怎么通过层层关卡运到延安的?讲解员说:“大家把设备拆卸成零件,分装在三口棺材里,组成一个庞大的送葬队伍,以蒙蔽敌人的眼睛,顺利运抵延安。然后,大家再重新组装调试,使它正常工作。”
  一张张报纸、一声声广播,抗战烽火中,清凉山上的新闻人,不畏艰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新一代新闻出版工作者树立了优良传统和作风。
  参观完延安新闻纪念馆,年轻的编辑记者们感触良多。记者白雪感慨写道:“那时的新闻工作者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向外界发出属于新中国的声音,让处于黑暗中的国人不断看到一缕缕光明。”
  来自广播中心的主持人陈晨说:“作为一名主持人来说,来到这里践行自己的新闻初心,学习老新闻人的奋斗精神,对我来说,既是一种推动力,也是一种力量的源泉。我相信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一定能够践行这种新闻精神,为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全媒体人而不懈奋斗。”
  新入职的记者潘文静说:“今天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我们来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源地——清凉山,作为一名新入职的记者,我感触颇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访出更多有温度、接地气、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稿件,为中国新闻事业添砖加瓦,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老百姓造福,采写出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这是一种人民的情怀,同样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老新闻工作者穆青说,人民,是新闻之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源泉。
  让我们接过一辈辈老新闻人的新闻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让时代的荣光召唤我们,让理想的使命感召我们!
  到一线去!
  到现场去!
  到人民群众中去!
  让我们纵挥凌云笔,独运工匠心,去发掘、去书写、去讲述!
  让我们用双脚丈量大地、用慧眼洞察社会、用思想研析现实、用妙笔书写时代,续写时代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