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桃产品礼盒 近年来,黄龙县依托区位优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核桃种植,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促进农民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目前,全县共有核桃面积16.9万亩,其中良种核桃面积12.9万亩,2023年核桃总产量8400吨,产值1.26亿元。
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企业对接
在界头庙镇神地村,核桃种植一直是当地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神地村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托规模较大的核桃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经示范引导、政策鼓励、优化管理、精深加工,不断提高核桃生产质量和效益。同时,积极鼓励村民通过入股、劳务等方式参与加工厂运营管理,让核桃这一传统产业持续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王永利是神地村的核桃种植大户。“今年神地村核桃亩产量700~900公斤,每公斤能卖3.2~3.8元,核桃产量高、品质优。新鲜核桃口感脆甜香嫩,营养价值比较高,与晾干后的核桃相比,所含的维生素更丰富。”王永利说,“成熟后的核桃将销售到四川省、西安市,还有陕南等地。”
近年来,界头庙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对接,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核桃管理方式,增加核桃产量,助力农户增收。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协调各方资源,促使本地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助农快销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全镇2.7万亩核桃喜获丰收,通过合作社带动以及大户示范的发展模式,推动核桃产业增产增收,目前市场销路良好,每斤市场价格可达1.5~1.8元。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在后期的储藏、销售等方面做好指导服务,为今年林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保驾护航。”界头庙镇副镇长马甲说。
为进一步稳定核桃种植面积,激发种植户积极性,界头庙镇向核桃种植户发放农资补贴,共计发放修剪工具100套、割灌机125台、锂电锯50台。确保农资补贴惠民政策规范操作、高效有序进行,推动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坚定产业发展信心,带动周围农户积极发展核桃产业。
开展管护技术 提质产业增效
为了提高核桃园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三岔镇多次组织开展核桃管护技术培训,邀请专家讲解核桃园果树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管理技术,让核桃种植户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探讨。
于武军是三岔镇长石头村申家塬组的核桃种植大户,由于管护得当,今年他承包的150亩核桃迎来了大丰收,雇人收了30万斤核桃,实现经济收入45万元,也给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足腰包。
据了解,三岔镇长石头村核桃种植面积达1800余亩,今年产量达270万斤。“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产业管护,提高核桃产量、品质,提升核桃加工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扩大核桃的产业链,加强核桃产业对全村经济的联农带农机制作用,每年按固定比例向村集体分红,惠及大部分脱贫户,增强群众致富创收的信心,以绿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长石头村党支部书记高振远说。
目前,该县已培育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3个,省级核桃示范基地5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8个,县级标准化核桃生产示范基地10个,核桃专业合作社13个,核桃生产科技示范户210户,其中100亩以上核桃大户198户,200亩以上核桃大户12户。小核桃“链起”大钱景,一颗颗清香饱满的小果实也成为助推群众增收致富的硬“核”力量。
延伸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
在加强核桃树科技化管护水平的同时,三岔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着力推动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在四条梁村建成核桃深加工厂,将现代科技成果转化为核桃精深加工产业链,提高了核桃产品的附加值,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据了解,三岔镇四条梁村2022年投资180万元建成核桃深加工厂,全年生产核桃仁产品100吨,可消化核桃干果200吨。随着核桃深加工全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从卖核桃到卖琥珀核桃、五香核桃、椒盐核桃等深加工产品,促进了当地核桃产业化进程,也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双振兴、共富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合作社加工规模,进一步发展核桃深加工,同时通过电商平台、线下逐步扩大销售渠道,真正让核桃这一富民产业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助力乡村振兴。”三岔镇相关负责人说。
为充分保护、运用和开发地标品牌,让“黄龙核桃”卖得更好、走得更远,黄龙县出台了一系列生产标准,并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将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理念渗透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加快提升产品品质,着力打造品牌“地标”、活力“地标”,助推区域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小核桃成就大产业,不仅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可观收入,还间接保护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提升产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为抓手,以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为突破口,挖掘多种功能,开发多元价值,围绕‘4+X’产业体系,带动核桃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核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争把黄龙核桃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生态产业、优势产业,真正让核桃这一富民产业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黄龙县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