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宝塔区万花山镇现代科技农业孵化基地,连片的大棚依次整齐排列,大棚内的各类水果、蔬菜呈现勃勃生机,长势十分喜人。
“我们的智能玻璃温室以种植西红柿、辣椒、草莓等应季果蔬为主,采取的是智能化现代农业技术,以无土栽培为主,基本可以实现全年正常生产供应。”宝塔区万花山镇现代科技农业孵化基地负责人汤占锋介绍说。
宝塔区万花山镇现代科技农业孵化基地位于肖渠村,毗邻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向阳村,距离城区约10公里。该项目为2022年万花山镇的重点引进项目,项目占地44亩,概算总投资3200万元,建有1座智能玻璃温室、6座高标准钢骨温室,主要培育种植新型瓜果蔬菜和无土栽培等,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技术示范引领。
走进智能玻璃温室,仿佛走进了奇幻的园艺世界。与以往传统种植模式不同,西红柿、辣椒、草莓不是栽植在土地里,而是栽植在“空中”,所有的果蔬苗均生长在插着滴灌设备的椰糠条里,通过智能设备远程控制水肥输送,科技感“爆棚”。工作人员介绍说,无土栽培可以有效避免病虫害,不需要喷洒农药,日常管理非常方便,且果蔬成熟后市场效益非常好。
“我们基地主要以技术示范推广为主,采用的是新技术、试验的是新品种,通过现代技术来提高大棚的产值,引导周边农户改造提升老旧大棚,带动万花山镇乃至宝塔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汤占锋说着就向记者算起了一笔经济账:西红柿实现全年生产,每平方米产量可达40公斤,产值可达240元。相比于普通温室大棚确实可以实现增产增收,让土地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
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广智能化种植,打造绿色安全高效健康的“菜篮子”。据悉,万花山镇现代科技农业孵化基地于2022年12月建成投用,年产值可达400余万元,每年可为肖渠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可实现部分村民就近务工增收。同时,基地还种植着樱桃、火龙果等水果,吸引市民实地采摘体验,丰富了万花生态旅游度假区、向阳农家乐民宿一条街等旅游业态。
47岁的李冬云是肖渠村村民,为了贴补家用常年在外打零工,目前在宝塔区万花山镇现代科技农业孵化基地务工,一个月有4000余元的收入。“我以前打零工到处跑,活儿重挣得又少。现在,我每天从家步行10分钟就到基地,干的活儿比较轻,在‘家门口’上班还可以照顾家庭,非常方便。”李冬云乐呵呵地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万花山镇立足自身优势资源,引进现代科技农业技术并推广应用,为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我们万花山镇有有机采摘园5个、现代科技农业孵化基地1个,项目建成投用对周边农业产业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也利用采摘游丰富了我们这里的旅游业态,助推了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万花山镇肖渠村驻村干部常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