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敏 冯妮娜
种植53万亩、产量112.78万吨、产值140亿元、七上太空,品牌价值达687.27亿元,高居全国水果类榜首……
这几个数字,是洛川苹果历经70多年发展而取得的成绩,也蕴含着洛川人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密码。
初冬的洛川,冬阳高照,风清气朗,虽早晚有些寒冷,但忙碌在果园里的人们,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红红的苹果颗颗晶莹甜脆,正用饱满的收成报答着果农们一年来的辛苦付出。
曾经,洛川苹果受到毛主席的赞誉:1959年国庆前夕,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品尝洛川苹果后,赞誉洛川栽植苹果在陕北黄土高原是“一个创举”。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回到延安考察时指出,陕北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一颗小苹果,牵动两代领航人。
一颗小苹果,圆了全县小康梦。
如今,从黄土高原的小县城出发,洛川苹果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更走向了太空。
这小小的苹果,是如何完成漂洋过海跨国旅程和翱翔太空的?
从“图数量”到“拼质量”
不套袋苹果进军宁夏!不套袋苹果进军内蒙!……
看着洛川县“苹果明星”李海民不断更新的朋友圈,记者由衷地为他点赞。
李海民曾经是一个普通的果农,如今,他成功地将不套袋苹果“福布瑞斯”销往全国各地,成为一位名振洛川的苹果企业家。
好苹果是大自然的馈赠。地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和中国苹果优生区核心地带的洛川县,76年来,苹果从最初的200棵干树苗开始,一步步发展壮大。
除了拥有独特的自然禀赋外,洛川人将苹果奉为至爱,代代相承,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一株株苹果树抽枝、发芽,守护着春天的满园花、秋天的满园果……
“一二月冬春修剪,三四月施肥、防冻保花,五月疏花疏果,六月果实套袋,七八月除草、病虫害防治、保叶,九月摘袋,十月采摘,十一月、十二月秋施基肥、清理果园。”提起苹果的“作务经”,李海民掰着指头说得头头是道。
76年,春华秋实,年复一年。一颗小苹果,更是洛川人民的心头果、科技果、幸福果。
在国家级洛川苹果科技创新中心,一棵棵果树树形优美、整齐排列着。放眼望去,滴灌装置、防雹网、太阳能杀虫灯等各类设施布满了果园。
为了确保苹果品种的多样性,洛川县不断丰富苹果品种结构,逐年实现早中晚熟苹果种植比例3∶7的目标。除了李海民的“福布瑞斯”,石头镇背固村崔卫东种植的秦脆,槐柏镇度古村路军种植的免套袋阿珍红富士,永乡镇堡子头村杜文选种植的红富士优系……成了不少果农效仿的样板。
近年来,洛川县不断推进种植技术革新,通过科技创新研发收集了4000份苹果种质基因和全世界600个优质苹果新优品种。通过更多优系品种的推广,让洛川苹果产业发展有了更强的“芯”动力。
如今,秦脆、嘎啦优系、烟富系列、岩富系列、福布拉斯等优系品种在洛川大塬百花齐放,早中晚熟品种的有机结合,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秦脆”“秦蜜”两个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推广,并成功选育出“洛川苹果1号”“洛川苹果2号”两个优系品种。优化品种的同时,栽培模式也在优化。
洛川县建成的14.6万亩矮化密植园,亩产预估能达到8000斤左右,这些高产高效园的建设,让洛川苹果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品种更新优化,品质安全可追溯,洛川苹果也有了“身份证”。扫描“二维码”后,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苹果生产基地、农户以及生产中使用的肥料。看得见的安全,吃起来让客商更放心。
“苹果质量安全全过程追溯平台,覆盖产、储、加、销全产业链的苹果标准体系及县、镇、企业三级果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体系的建立,确保了苹果品质的可靠性。”洛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晶说。
品质提升,消费者认可,洛川苹果获得了不少好口碑。洛川县也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出口示范县。
从“论斤卖”到“论个卖”
“一个苹果卖了20元?”“5亩果园的苹果收入30万元?”…………放在几年前,洛川果农会说你是吹牛,但这两年,这已不是“咄咄怪事”,而是稀松平常的事。
过去“论斤卖”,如今怎么“论个卖”?除了在品种的选择上下了功夫,果农们还给苹果加了“科技料理”。
“每个经过选果线的苹果,都会被人工智能AI神经图像进行技术处理。能精准识别出暗伤、软伤等11种瑕疵种类,通过内部品质无损检测功能,可以得到每一颗苹果的糖度、霉心病等各项指标。”延安自然搭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能选果线技术员张文鸣说。
每秒钟每颗苹果都会被拍72张照片,确保筛选出的颗颗都是好苹果。
“顾客反馈说我们的苹果品质确实不错,着色、口味都很统一。”
“网店已经有好几次连续3个月零差评了。”
“这才是正宗的洛川苹果。”
陕西顶端果业公司副总经理赵锋锋刚做完市场调研,高兴得合不拢嘴。
目前,洛川县共装备了数字化智能选果线36条,每小时选果能力达300吨,可以满足全县90%的苹果进行精细化分选,确保苹果规格相统一、质量有保证。苹果的优果率也从50%提升到94%,每斤苹果平均售价提高0.5~1.2元,带动果农增收4.8亿元,真正实现了科技引领促农增收。
在实现了从“论斤卖”到“论个卖”的同时,洛川县还实现了从“卖一季”到“卖四季”。
“以前在高速路口推个架子车卖,冬月天冻得人鼻青脸僵,苹果也卖不上个好价格。现在你再看,想啥时候卖就啥时候卖,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洛川县永乡镇冯家村果农冯永红说。
洛川果农为啥底气这么足?因为目前,洛川冷气调库的总储量已达到68.7万吨,意味着全县近70%的苹果能实现就地储存,全年供应。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果蛋蛋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变成了果农的金蛋蛋。截至目前,苹果产业研发中心开展试验研究课题27个,取得各项专利9个。培养职业农民1578名,其中中高级职业农民超过200名。
从“销全球”到“翱翔太空”
“这已经是我们种植的洛川苹果第7次上太空了……”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发射时,洛川苹果再次作为航天员营养品随货运飞船飞向太空。
洛川苹果从“销全球”到“上太空”,这中间究竟有多长的路要走?
1947年,洛川农民李新安从河南带回200棵苹果树苗,尝试种植;80年代末,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10万亩;1995年,洛川开始进行苹果专业县建设;到2005年,洛川进行产业强县建设;“十四五”期间,规模产量质量不断提升的洛川苹果,朝着高质量的路子迅猛发展。
1974年秋,洛川苹果首次出口香港17吨,每吨价格139美元,开启了洛川苹果走向世界市场的先河。如今,洛川苹果已先后成功出口中东、西欧等30多个国家,高端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先后获国内外280余项品质大奖,取得北京奥运会专供苹果等30多项重大冠名权。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首次携带洛川苹果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至此,洛川苹果已七上太空,成为航天员“太空出差必备水果”。
一位果农自豪地说,洛川苹果最牛的订单,是太空订单;最牛的快递,是天舟货运飞船。而苹果最牛的代言,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回延安时在南沟的果园里的深情点赞“: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
2023年10月20日,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洛川县召开,会上提出的“控规模、调结构、提品质、增效益”发展要求与洛川县提出的“八链同构、三产融合”现代苹果产业发展体系高度吻合,体现出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正确思路。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抓手,该县坚定不移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配齐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目前,已实现集链成群、多链增值,并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洛川90%的农民从事苹果产业,果农收入的90%以上来自苹果产业,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幅19.7%,位居全省第一。今年预计苹果总产量达110万吨,果业综合产值突破140亿元。
一颗小苹果,是洛川群众的“脱贫果”“振兴果”。
洛川县委书记张继东告诉记者,“未来,洛川将努力打造‘洛川苹果’千亿级民族品牌。到2025年,苹果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宏伟的目标靠的是脚踏实地的苦干加巧干。从200棵树苗到53万亩大产业,76年的奋斗历程,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小心谨慎,也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满怀激情。“百亿产值”的发展奇迹,既是大自然的加持,更是洛川人民锲而不舍的努力!
未来,一个幅加广阔的产业发展画卷正在洛川大塬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