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深爱花卉,痴迷不已。他心仪牡丹、倾慕海棠、珍爱梅花,创作出了数百首咏花诗词。尽管他的一生历经坎坷,但他总能从花香中找到力量和勇气,让他的人生更加坚韧绚烂。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苏轼对其心驰神往。他在《减字木兰花·花》中写道:“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将牡丹比作婀娜多姿的少妇,在朦胧的月光中,微风轻拂着她的衣袖,如梦如幻。在《雨中花·夜行船》里,他用“国艳带酒,天香染袂”来表达对牡丹殷红色彩的深深倾慕之情。而在《雨中明庆赏牡丹》一诗中,他倾吐道:“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着酥煎。”明年春天花朵依然美丽,怎忍心如古人一样,用它来做“酥煎牡丹”呢?他在牡丹的海洋中沉醉,用心领略它们的娇艳,将这份热爱与赞美传递给世人。
苏轼对海棠的倾心,同样深深地刻在其诗词里。他在《海棠》一诗中写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感叹日月匆匆流转,只愿珍惜眼前绽放的花朵,怀抱世间的美好瞬间!另一首诗中,他写道:“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海棠是春天的压轴之作,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领略到它短暂而绚烂的风采,就像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他自己一样。一次在山野中散步时,他发现了一株绝艳的海棠,写下了“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他猜测是一只鸿鹄从西蜀飞来,带来了这株令人着迷的花朵。这让他觉得自己与海棠有一种特殊的缘分,就像“天涯知己”一般。苏轼对海棠的情感,也在这一刻得以完美绽放。
然而,苏轼最深厚的情感,却赠予了梅花。梅花的坚韧和不屈,成为他的心灵支柱,陪伴他度过了生活的起伏跌宕。被贬谪黄州,他彷徨失措,恰好在驿站道路上看到了梅花,于是写下了“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以梅花生命的脆弱感叹自己的命运。经历种种折磨后,他终于得到了赦免,北归途中,写下了“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他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复杂情况时的冷静和坚持。而在“青松盈尺间香梅,尽是先生去后栽。应笑来时无一物,手携拄杖却空回”这几句诗中,他表达了自己虽然一无所有,却在梅花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信仰。
除了牡丹、海棠和梅花,苏轼的诗词中还充满了各种花卉形象。他以杜鹃为素材,抒写了“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表达了思归怀乡之情。此外,他在“故山亦何有,桐花集幺凤”中提到了桐花,借西蜀桐花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当他被贬到岭南时,他创作了“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用梨花淡白柳深青的姿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淡然和坚韧。
花开花落,岁月流转。苏轼在诗词中留下了永恒的芬芳,寄托了他对逆境人生的深刻思索。他的诗词,如同那娇艳的花朵,永远绽放在人们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