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9日
做延安精神的自觉践行者
——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创建“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示范基地”综述
  通讯员 王育宏 许娜
  时值初冬,子长市的山峁间,一台台洁白的风力发电机迎风转动;洛川县苹果洗选车间里,一颗颗红润的苹果正在清洗、分选、包装;黄龙千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辣椒,经过水肥一体化灌溉后静待丰收……
  这幅生机勃勃的冬景图里,处处涌动着澎湃电能,这背后更是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当好新时代延安精神自觉践行者的生动实践。
  今年,国网延安供电公司以“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为契机,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电网、支持延安发展、服务延安人民,助力延安精神在圣地延安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闪耀更加璀璨的光芒。
  抓早谋篇布局 红色基因更加鲜艳
  11月1日,国网延安供电公司被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命名授牌为“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示范基地”,早在10月10日,该公司就作为首批创建单位被授牌为市级“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示范基地”。
  因圣地而生而兴,国网延安供电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弘扬延安精神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成立之初,该公司将延安精神传承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并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在接续传承的同时,国网延安供电公司率先踏上了探索延安精神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的实践道路。国网延安供电公司找准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企业文化等内容有机结合的方式,将践行途径覆盖至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供电保障、乡村振兴、服务地方发展、班组建设等各个领域、方方面面,最早在延安地区成立以张思德党员服务队命名的实践载体……
  今年创建工作启动之初,国网延安供电公司便主动申报、积极对接,迅速确立创建“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示范基地”目标,并同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同深入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要求结合起来,同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同班组建设结合起来,摆在全年重点工作的突出位置。
  制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建立“推进、考核、监督”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基层全过程巡回指导、提醒纠偏,推出“红色课堂、红色体验、红色故事”深度学习模式……一系列制度迅速公布,一大批举措快速出台。
  从申请创建、思想发动、集中学习、机制创建到总结验收,创建工作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处处体现着早部署、早推进,创建工作环环紧扣、步步衔接,宣传声势遍及全局、举措落地直达基层。
  深厚的文化土壤和悠久的历史底蕴,抓早的谋划部署与强力的高位推动,无不为创建工作创造了先行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抓紧电网建设 红色动能更加澎湃
  眼下,延安延川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正酣。这项拔节生长的头号工程,将续写延安强网聚能新篇章。
  届时,将为延川、子长两地增加一个新电源,在延安东部形成与朱家变相互支撑、有序连接、互为备用的双电源电网新格局。
  而这电网建设背后的艰辛,项目经理张延军最是清楚,“延安地处黄土高原,作业现场都在延川县境内,山大沟深,交通运输极度不便。作业人员还要克服建设工期紧、施工任务重、安全风险高等难题。”
  “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国网延安供电公司用延安精神抓紧电网建设,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电网铁军精神,探索“延安精神+党建+电网建设”新模式,将延安精神践行到电网建设具体项目中,将践行延安精神转化为加快电网建设、攻坚克难的巨大优势。
  不仅在延川330千伏输变电工作建设中延安精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延安电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便是国网延安供电公司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生于延安、长于延安的延安电力人骨子里浸透着红色的血液,延安电力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电网建设的关键时刻、紧要关头,总是能够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来之能战、战则必胜。
  在延安精神的引领下,一代代电力人扎根黄土高原艰苦奋斗、披荆斩棘,一座座变电站拔地而起,一条条银线飞跃山峁沟壑……实践证明,在每一次电网建设的关键时期、艰难时刻,延安精神都是指引国网延安供电公司迎难而上、夺取胜利的制胜法宝、不竭动力。
   抓实乡村振兴 红色支撑更加强劲
  10月18日,走进“中国苹果第一村”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游客们行走在仿古的苹果文化步行街,品尝着特色的农家小吃。李保银正向游客们介绍着阿寺村发家致富的故事。
  作为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李保银见证了村子的变化,“以前我们村是个连水电路都不畅通的省级贫困村,现在村里实现了‘全电景区’建设,村子整洁美观、村民口袋鼓、集体经济越来越好,大家生活更有奔头啦。”
  昔日的“麻雀村”变身如今的“凤凰村”离不开可靠的电力支撑。而这也是国网延安供电公司用延安精神推动乡村振兴的又一具体实践。
  2016年,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在阿寺村新建400千伏安的箱式配变,超前为村组产业发展进行电力设施改造。2020年,该公司集中力量、加班加点,对阿寺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敷设10千伏电缆线路90米,改造10千伏架空线路2700米,改造0.4千伏架空线路300米,实现了全村电网设备“隐身入地”。
  目前,阿寺村开办农家乐10家,开设民宿5家,实现“果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截至2022年阿寺村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近年来,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完成42个乡镇563个行政村电网改造,惠及20万农村人口,实现机井用电全覆盖,覆盖灌溉面积1589亩。加快农网改造的同时,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发挥行业优势,全力开展乡村帮扶工作,累计投入500多万元,先后在延川县乾坤湾镇龙耳则村、洛川县槐柏镇度古村等4个村子建成电力爱心超市,并积极拓宽助农产品销售渠道,将帮扶的黄龙、子长、洛川等地的核桃、手工粉条、小米、木耳、苹果等多款帮扶产品推广入驻“慧农帮”和“央企消费帮扶”平台……
  如今,行走在圣地延安,乡村美景尽在眼底,国网延安供电公司一次次对延安精神的实践探索,激活了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也激发着延安地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抓细电力保供 红色担当更加可靠
  今年延安保供任务密集高频:
  17支队伍300余人奋战16小时打赢三十年不遇的湿雪灾害保电战;2批抢险队19人火速支援北京房山、河北涿州连续作业10天完成抢险救灾任务;22支保电队伍驻守现场圆满完成高考保电……
  这一份份保供答卷的背后是国网延安供电公司上下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延安精神一次次内化为攻坚克难、凝聚人心的具体行动。
  电力保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始终把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作为第一责任、首要任务。面对严峻保供形势,该公司上下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使命放在心间,全线作战、全员守护,直面高温、湿雪等自然灾害考验,坚守在电力保供、抢险保电、支援救灾一线,全力以赴打赢各项保电攻坚战。今年,该公司先后完成支援河北抢险救灾任务,党的二十大、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延、少数民族运动会等重大政治保电,迎峰度夏、中高考保电、洛川苹果节等重大保电任务。
  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中,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同样压舱顶梁、冲锋在前。该公司积极协调推进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固链、补链、强链”。国网延安供电公司为全市重点项目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建立“台区经理包保制”,台区经理作为专属客户经理,实施挂牌督办,建立“一户一档”,随时跟进项目关键节点,助力重大项目可靠用电。截至9月底,服务队已完成226个重大项目用电需求摸排,并已启动办理156个项目的用电申请。
  抓好为民服务 红色名片更加响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体现,也是张思德精神的核心内涵。
  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张思德”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旗帜鲜明地表明其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初心。
  “1999年我们张思德党员服务队在延安枣园成立,是陕西第一支以张思德命名的电力便民服务队。24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延安精神建设服务队,如今,服务队已经发展壮大到23支队伍,服务区覆盖到13个县(市、区)全部营业区,服务范围延伸至增值服务、爱心志愿服务等方方面面。”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党建部负责人李博说。
  “有呼必应,有难必帮。”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在为张思德牺牲地通电、弃管小区用电等政府关切、群众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中彰显央企担当,在红色景区保电、果农灌溉用电等事关地方发展、群众增收的大事中践行央企使命,以义务巡视检查、技术指导帮扶等形式,做好“兜底”服务。今年以来,党员服务队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41次、解决各类用电问题31个,直接服务群众16万余人。
  延安精神是一座丰碑,具有永恒的魅力。踏上新时代伟大征程,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坚持用延安精神鼓舞斗志、指引方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秉承“抓早、抓紧、抓实、抓细、抓好”的工作理念,自觉当好新时代延安精神的践行者,全力以赴助力建设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美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红色印记更加鲜明的圣地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