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3日
用自己的语言把独特的认识传递给读者
——作家杨晓景专访

    ●杨晓景

  胡琛:杨老师,据我了解,您从事的是医疗工作,那么您是如何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
  杨晓景: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当中,我的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父亲以前是工人,后来也改行当了教师。小时候,我经常跟着他们在农村、乡镇、城市之间游走。因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所以我把自己的这种生活称为“游牧生活”,而供我放牧的地方,除了我生活的土地外,就是播洒着无数美妙文字的书田、书海。一放学我就钻进学校的图书馆读书,读完了所有的藏书还不满足,经常向学长们借书读。小学阶段我就把四大名著读了,还读了不少外国文学。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的我曾经梦想长大后当电台主持人、科学家,但是在25岁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997年的一天早上,在睡梦中,我被一道晴天霹雳惊醒了。梦中的我还是勤奋好学的少年,坐在教室里做我的大学梦。当我醒来的那一瞬间,却不无伤感地发现,自己没有上高中,也没有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如果只是这些的话,我还有希望。但是,更不幸的是,我发现自己已经结婚了,还有了孩子,我过的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那一瞬间,我泪流满面,幡然醒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我来到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使命和存在的意义,我所做的一切事情要遵从自己的意愿,决不能为了取悦别人,满足别人的愿望,做无谓的牺牲。这就是上天为我打开的第三只眼。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之后,我开始用这只新的眼睛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我找到的出路就是文学。我想通过我的文字,为更多的人打开第三只眼,属于自己的那只眼睛。如果不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我们是没有真正的自由和快乐的。
  胡琛:那么你后来是怎样开始文学创作的?秉持的文学理念是什么?
  杨晓景:我刚开始写诗歌和散文,后来又尝试写小说,写了几年小说以后,便开始向长篇小说进军。2005年完成了长篇小说《小脚》的初稿,2016年正式出版。在创作初期,我便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文学绝不是个人情感的宣泄,要努力走出“小我”,进入“大我”的境界,为苍生之苦难呐喊,为社会之进步问路。而且在写作时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达方式把独特的认识传递给读者。我常对别人说,如果我写出来的文字,和大街上的大爷大妈,或者办公室里闲聊的同事说出来的一模一样,那么,我的创作是没有价值。
  胡琛:您前前后后创作了很多作品,那么您最满意的一部作品是什么呢?
  杨晓景:如果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的话,我认为在长篇小说的创作方面,我的新书《奔跑的叶子》比《小脚》要好一些。这部小说准备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是经过三十多年的积淀,才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思想,书中涉及的医疗、教育、经济、社会等领域都是我比较熟悉的,有深切的感受。书中每个人物的出现、每个事件的发生用意是什么,都是仔细考虑过的。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本书是我国首部“讲述医务人员成长故事,反映医改四十多年探索历程”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和人的生命、健康、价值、尊严有关的小说。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位陕北贫困家庭出身的农村少年,如何通过刻苦学习,努力成长,成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医疗人才的故事。通过主人公陈灵均学医后的所见所闻,让读者了解什么是医学?医学能为患者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医学解决不了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要经历多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练。在现实生活中,医务人员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医院又是如何对医务人员进行管理的,不同时期的医改对医疗行业、医务人员、普通老百姓的影响等等。
  胡琛:那您对以后的创作有什么安排,或者对未来有哪些计划?
  杨晓景:通过读者的反馈,我认识到自己在创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继续学习才能进步。所以,我打算边读书边练笔,多写一些小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往大一点写。至于以后再写多少小说、散文、诗歌,我不给自己定任务。随心而发,顺势而为,可能对我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写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