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社会福利院迁建项目一期建成投用,集中供养对象住进“新家园” 记者 贺秋平 吕辰雪
养老是民生之基,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百姓福祉。近年来,延安市民政局积极落实落细民生实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了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为基础,公办养老机构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稳稳托起幸福“夕阳红”。
养老服务阵地就在“家门口”
冬日的暖阳,照进杨家岭日间照料中心,室内温暖如春。闲来无事,延安大学老年书画社副社长刘平安正在和老伙计们聚在这里练习书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高谈阔论,气氛异常热闹。
“退休以后也没有什么事情,在家闷着觉得很无聊。身边有很多喜欢书画的朋友,想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但也没有一个合适的场所。自从社区有了日间照料中心,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练习书画创作,也可以聊聊天,非常好。”刘平安感慨地说,这里让老年人有了归属感,老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杨家岭社区辖区面积约1.1平方公里,辖区共有居民4357户、1410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约650人。为满足辖区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于2023年正式建成投用。日间照料中心内部设有休息室、餐厅、健康驿站、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社团室等功能部室,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供应、精神慰藉、休闲娱乐、保健康复等多种服务。同时,为了满足辖区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杨家岭社区还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开展“协同式”互助养老,提供“多元为老”志愿服务,从而不断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让老年人在家门口能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
“我们日间照料中心成立以来,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保健康复、精神关爱等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提升了辖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宝塔山街道杨家岭社区党总支书记周飞飞说,接下来,社区将继续摸清摸细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建立完善的老年人生活档案、健康档案,增强助老服务技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让老年群体晚年生活更加丰富。
集中供养对象住进“新家园”
2023年12月18日,临近年末,寒意料峭,位于宝塔区高坡村小南沟的延安市社会福利院却暖意融融。当天上午,38名集中供养对象欢欢喜喜搬进了“新家”,也标志着延安市社会福利院迁建项目一期正式投入使用。
据悉,延安市社会福利院迁建项目总投资18408.1万元,占地54.78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设置床位438张。“这里的灯也亮,床也舒服,住宿条件非常好,还有宽敞明亮的餐厅和活动室,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高兴很幸福。”集中供养对象高金喜说。
“新院投用后,提升了我们的科学管理水平、医养结合水平、精神慰藉水平,极大地提高了收养对象保障服务能力。”延安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张培钰介绍,新院设施更加齐全,条件更加完善,环境更加舒适,将综合评估收养对象具体情况,科学划分15个康复区,提供更加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服务。
此外,延安市社会福利院还将与市人民医院、高新医院深度合作,借助医疗机构的平台,完善院内医疗体系、充实医资力量,届时将大幅提升福利院医养结合服务水平,更好保障收养人员身心健康。同时,为收养对象设置观影、健身、棋牌、手工制作、书画等多元化休闲娱乐场所,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精神慰藉服务,让他们在福利院大家庭里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
以小切口服务养老大民生。2023年,延安市民政局将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作为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市民政局负责的延安市社会福利院迁建项目一期、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和5个县区特困供养机构提升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社会民生事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及时跟进民生实事项目使用情况,确保建成的项目真正服务于有需要的老年群体。同时,要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科学高效谋划2024年民政领域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内容,真正做到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不断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延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与社会慈善科科长郭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