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高媛婷
2023年12月,宝塔区桥沟街道、村社、站所100余名党员干部,分为11个小组,对罗家坪山体沟道开展为期10天的集中整治。党员干部分工协作,对包抓区域的住户院落环境卫生、私搭乱建、燃杂燃非收缴及沿街门店规范、车辆乱停乱放等进行了彻底清理和规范整治,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规范一处,使该村山体沟道环境卫生整体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这是宝塔区桥沟街道党工委突出抓党建促发展、促治理、促服务,扎实推进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
桥沟街道党工委把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作为街道的首要政治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围绕“消除隐患为先、补齐短板为要、完善配套为重、跟进治理为本”的工作思路,按照“一沟一策、一户一策”的思路,着力打好“改、建、管、治、维”五位一体组合拳,全力让“城乡夹心层”变为“幸福新家园”。
治“陋”强化基层治理
桥沟街道罗家坪村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共涉及人口5119户12457人,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该项目分为炭化沟、阳洼、背洼3个片区。2022年完成炭化沟片区改造,2023年4月启动阳洼、背洼2个片区改造。
该街道围绕党建引领抓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基层治理,防范风险隐患,做到“重点工作在哪,党建引领服务到哪”。
为进一步巩固罗家坪村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不断提升沟道人居环境品质,桥沟街道党工委持续完善“街所联动、村社互动、网格驱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推行“小网格、大管家”、文明院落评选、联合执法检查、门前“四无一眼净”等机制,严格落实“村社抓房东、房东抓租户”的“以房管人”制度,常态化开展矛盾隐患排查调处,推动山体沟道治理工作走深走细走实。
治“弱”提升承载能力
受自然条件影响,山体沟道内居住的群众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突出。
针对沟道整体环境面貌差、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群众面临“四难”等问题,该街道党工委围绕“补短强弱”抓功能,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抓提升、惠民生”的原则,在充分调研和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实施硬化道路、改造室外给水和污水管网、修建检查井以及新建公厕、停车场、便民市场等,打造道路交通环线,增配自来水增压设施,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花坛,实现见缝插绿,确保群众生活便捷舒心。
可靠的电力供应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保障。该街道党工委围绕“整线布电”抓配套,以优质供电服务为美好生活赋能。坚持“安全、可靠、整齐和适度超前”的理念,大力推进山体沟道电网改造升级、线路整理更新,新建10千伏线路2.6公里和0.4千伏线路22.9公里,新增配变7台,新建5G基站3个;计划对弱电线路进行全面规整,在未来20年可为居民提供优质的电力通讯保障。
为有效解决居民群众停车难问题,该街道党工委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规划解决交通停车问题。按照“新建开源、化整为零、施划车位、市场调节、严管重罚”的原则,新建二层立体停车场一座,节点停车场4处,新增停车位近400个,新铺装人行道4.2公里,大力推进人车分离、交警城管执法进山体沟道,使得群众出行更加顺畅便利了。
治“乱”改善生活环境
良好人居环境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追求。
自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桥沟街道党工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扎实做好山体沟道治理“后半篇文章”,稳步推进实施罗家坪等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让山体沟道居民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全。
——坚持目标导向,进一步激活沟道市井烟火。坚持“市井罗家坪”大理念,按照“微旅游、慢生活、烟火气、休闲地”的思路,打造具有“年代感、生活化、互动性”的特色街市。利用独特的老街巷子、乡土院子的现有建筑风貌,汇聚全区各乡镇街道的美食和特产,打造手工制作、非遗传承、文化创意、亲子乐园、节点打卡等基地,引入花鸟鱼虫、宠物、二手交易等专业市场,吸引周边群众和外地群众休闲游玩。
——坚持为民导向,进一步提升产沟融合质效。以“建设利民、发展惠民”为遵循,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陕北文化、民俗文化赋能沟道产业发展,对沿街商业门店统一粉刷墙体、更换坡屋顶、更新卷闸门,制作“视觉统一、标识多元”的门头牌匾,以市场法则恢复激活商业气息,实现群众的房产增值、家门口就业,享受山体沟道治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坚持结果导向,进一步推动后续良性运转。按照“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的思路,以新建立体停车场、综合市场、商业节点、固定摊位、亲子乐园等为基础,引入第三方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运维,下沉公安、城管、市场监管、消防等执法力量,实现沟道后续运营的“自我造血”、规范生长和良性循环。
随着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今的罗家坪村,环境变美了,管控更严了,门店规范了,停车方便了,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