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2日
延安精神滋养我成长
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一(10)班贾馥荣
  每一粒种子茁壮成长,都得益于根植它的土壤和蕴藏其中的养分。个人成长与理想信念也犹如种子和土壤一般。
  诞生北京奥运年的我,不觉间已跨入了高中的旅程。回望来时路,要说收获最大,最引以为傲的事,就是在初二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一名优秀的团员。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于是,王二小、张思德、雷锋等就成了我引以为傲的榜样,每当分享胜利和喜悦时,我都发自内心吐露心声,共青团员,这既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荣誉和责任。
  作为团员的使命,驱使我对党的历史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延安则是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页,加之我的家就住在革命母亲河——延河的旁边,距离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七大”旧址近在咫尺。放假后,我又一次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聆听了关于延安精神的阐述,接受了一场红色的心灵洗礼,切身感悟延安精神的内涵,收获满满。
  延安革命纪念馆,7个窑洞式的连续拱形,朴实无华又无比坚毅。窑洞,是延安精神的载体,也成为纪念馆建筑艺术的“母题”。置身红色展馆,2000件珍贵文物、近千幅图片、69项科技多媒体展示和艺术品装置、30处红色教育空间和百余集红色故事,完整生动地再现了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革命实践……不由得将我的思绪一次次拉回到革命战争年代,想象着革命先辈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斗争场景,想象着革命领袖在窑洞内为几万万同胞,奋笔疾书,夙兴夜寐,甚至连脚上的棉鞋被火盆烤着了都全然不知的情景,我再一次被震撼了,不断思考着什么是延安精神。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共产党人的红色灯塔。在这片厚重的土地,孕育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辉煌。其内涵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听着讲解员详细的介绍,我认真地记录着。
  瞬间我领悟到,延安精神是王金成笔下的“官兵同心创奇迹,军民携手渡难关。”是王春笔下的“小康日,中国梦想,庶民富裕。”是歌声中的“春风吹遍了平坦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煤油灯点燃了燎原的火炬,老镢头开辟出了新天地,纺线车摇出了东方的晨曦。”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贺敬之的《回延安》以陕北信天游的形式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变化。延安精神对于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正是延安精神让一穷二白的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延安精神,就像延河一样没有湍急水流,没有惊涛骇浪,始终平稳静谧,秉性如一,却能洗尽铅华,让人脱胎换骨,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前有革命烈士长驱二万五千里,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后有从脱贫攻坚舞台上贡献青春力量的黄文秀,今有通过不懈努力双耳失聪圆梦清华的江梦南、领跑世界5G技术的申怡飞,抗击疫情冲锋在前的80、90后们……是一件件小事,构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在成长的岁月里,我所听到、看到、学到和悟到的让我终身受益。我们生于盛世,更应担负起肩上的责任。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思想观念,努力完成学业,将延安精神传承下去! (指导老师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