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源:清凉山,又名太和山,位于延安城东北、延河北岸,高100多米,是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之一。夜色下的清凉山光彩夺目,从远处望过去,清凉山仿佛是一艘巨轮,从历史的大潮中缓缓驶来,带着沧桑和厚重,让人心潮澎湃。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清凉山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印刷厂和边区群众报社的所在地。这里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摇篮。
1938年3月,新华社从延安城内迁到清凉山。1939年2月,新华社从清凉山迁到党中央所在地杨家岭。1941年5月,新华社与解放日报社一起搬到清凉山上新打的窑洞里。七大开幕时,陈毅同志赋诗曰:“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因此,清凉山被称为“红色新闻山”,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红军开始长征后,中央党报委员会这一机构就消失了。直到1937年1月,中共中央从保安(现志丹县)迁到延安。为了适应西安事变后形成的统一战线的新形势,加强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党中央把《红色中华》易名《新中华报》,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同时决定由张闻天、凯丰、秦邦宪、周恩来等组成中央党报委员会。
回溯新华社的历史可以发现,1937年1月,红色中华通讯社在延安正式更名为新华通讯社。社长秦邦宪,主要工作人员有廖承志、李柱南、向仲华等人。1939年初,由于业务发展,新华社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向仲华为社长。
新华社担负着传播党的政治主张和搜集国内外新闻信息的任务,具体有两个方面的业务:一是抄收国民党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的电讯。这些电讯是新华社国际消息的主要来源,经过翻译、缩编,然后再发给各地报纸刊用,使根据地人民能及时了解到国际重大政治、军事斗争的动向。另一项业务是编写广播新闻稿件。根据抄收到的中外电讯,综合编写广播新闻稿件送电台播发,每日2000字至3000字不等。
为了突破国民党对我的新闻封锁,进一步加强党的宣传工作,1940年3月,周恩来从苏联带回一部功率为10千瓦的苏制广播发射机。于是,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广播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成员有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新华社负责人向仲华等。
为筹建广播电台,大家不辞辛劳,昼夜奋战,在山坡上开凿了两孔石窑和五孔土窑,盖了十几间土坯石板房,分别用做主播音间、播音办公室和员工宿舍等。当时延安没有供应电台的大型动力设备,工作人员就把旧汽车的引擎进行改装,带动发动机发电,还把三根树干捆成“Y”字形栽在山坡上支撑天线。
1940年12月30日晚7时,延安的窑洞中发出了一个响亮而振奋人心的声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按照规定,中国无线电台呼号的第一字母是X,作为新华社的一个下属机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英文缩写是NCR。
1949年12月5日,历经两次更名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北京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4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合并、改组《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创办一张党的机关报——《解放日报》。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写报名,并撰写发刊词。第一任社长是秦邦宪,第一任总编辑为杨松(原名吴绍镒),社址设在延安的清凉山。
延安时期,这座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管理的红色新闻山,为党的新闻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形成了自己的历史传统。这些传统代代相传,绵延至今,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我党新闻事业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