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彻底的革命精神、是升华了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精神、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形象的群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其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高度重视延安精神的学习实践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传承延安精神感情深厚、高度重视。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他在陕西视察时强调: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4日给中国延安精神第六次会员大会的贺信再次强调: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同志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来到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今天,站在实现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起点上,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关于延安精神的系列重要论述,思考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无疑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保持优良作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贯彻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一根主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就伟业的政治灵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就是我党所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指引的方向;就是把革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肩负领导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神圣使命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这段重要论述,为我们坚定政治方向指明了方向。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需要强化政治意识、突出政治属性、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每个党员都要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真正爱党、忧党、兴党、护党,树立大局意识,察大势、观大局、谋大事,围绕大局、贴近大局发挥作用,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需要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伟大的事业造就了伟大的党,伟大的党领导了伟大的事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在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牢记入党誓词,增强党的意识,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始终做到爱党。
(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需要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党的发展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我们要始终做到传马列主义之道,争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奋斗目标的实践者。信党,就是要相信党的宗旨、相信党的理论、相信党的奋斗目标,在党的领导下始终跟党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火热的伟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绽放生命的光彩。
(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需要自觉增强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意识。树立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对照先进审视自己,看不足、找差距、学精神,沉下身子真抓实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坚守自己平凡的岗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力量。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贯彻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一根红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就伟业的思想基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思想精髓。邓小平同志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实事求是”为什么这么灵?就在于它对事物自身运动变化规律的真正尊重,在于它从实践的高度要求人们对待各项工作的求真务实精神,更在于它以唯物史观的立场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归根结底在于它代表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彻底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字句有所变化,不变的是党的宗旨和使命,还有为此要求共产党人必须时刻牢记并切实履行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努力做到毫不动摇、一以贯之。
(一)自觉运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的十九大在新修订的党章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本身既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新的、锐利武器。
(二)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要,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须臾不可或缺,根本在于它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早在1930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查,一味盲目执行”,这“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党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屡屡加以强调,针对的就是现实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目的就是在于通过扎实的工作作风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真正做到研究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狠抓落实、重在落实。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不仅是确保中央各项战略部署“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客观要求,也是验证党员干部党性原则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落实来不得花拳绣腿,光喊口号、不行动不行,单单开会、发文件不够,必须落到实处。”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畏浮云遮望眼,阐明了我们对于形势的基本判断,表达了我们应对各项挑战的基本立场,实施了一系列趋利避害、化险为夷的科学举措,描绘了蓝图、夯实了定力、指明了方向,关键就看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将中央的战略决策与本地、本部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能否创造性地予以推进。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贯彻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一根引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就伟业的力量之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政治立场和行为准则,是由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决定的,是由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以及党的伟大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决定的。
(一)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时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群众是主人,我们都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谁不能给人民群众办事,人民群众就会收回谁手中的权力。
(二)一切以是否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保证人民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为标准。牢记“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的深刻道理,以实实在在的政绩取信于民。
(三)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与艺术,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命令主义的习气与行为。
(四)“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一致性,切实做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一根底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就伟业的不竭动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抚今追昔,自力更生正是新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伟大跨越的经验总结。旧中国有过“中国人能近代化吗”的困惑,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曾面临“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艰难困境。然而,无论是帝国主义的“核威慑”还是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都不可能把站起来的新中国吓倒,反而激发出中国人民愈是困难愈向前的志气和骨气。在中国人民的字典里,自力更生意味着志气如铁、气贯长虹,意味着毅然奋起、百折不挠。
(一)牢固树立勤俭办一切事情的思想,反对享乐主义。对各级部门和单位来讲,艰苦奋斗就是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减少行政成本,不追求奢华,杜绝浪费,这是和平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的重要方面。对个人来说,强调消费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相适应,不超越阶段,不浪费,不追求享乐。在当前受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党员干部更应带头过紧日子,与人民同甘共苦、共克时艰。
(二)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作风,反对萎靡之气。“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今天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靠艰苦奋斗得来的。艰苦奋斗,重在“奋斗”这两个字。艰苦奋斗反映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情怀,反映了共产党人在困难面前打不倒、压不垮、不低头、不弯腰的革命斗志,体现了共产党人改造世界、劳动创造世界的世界观。艰苦奋斗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奋斗精神和创业精神,是共产党群体精神面貌的重要表现。它的背后,实质上是一个理想信念的问题。所以,不仅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要努力奋斗,而且在生活改善的情况下,依然需要继续奋斗。困难面前不退缩,成绩面前不自满。
(三)强化主体意识、发扬创造精神,反对畏难情绪。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许多困难,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求我们不但要克服物质上的困难,而且也要克服精神上的畏难情绪。现在,我们探索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展开较量,都要艰苦奋斗。否则我们就难以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政治责任心;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总之,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升华思想、锤炼党性、增强素质、提升能力的一本厚重历史教科书,弘扬好传承好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只要我们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见之于行,并且同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工作业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