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工人在县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红薯育苗 通讯员王福建
近日,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延长县的春耕春播工作陆续展开,呈现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
2月27日上午10时,延长县农业农村局棚栽产业技术服务队队员冯泽辉、康少峰准时到达地处该县西部川道地区的郑庄镇王仓村。这一天,延长县孝忠新型农业合作社将要进行第一座大棚红薯育苗工作,他们前来是进行技术指导的。
“进行大棚红薯育苗,第一步在土壤消毒、配置农药时,最关键的是掌握好浓度……”康少峰满怀激情地对围在自己面前、合作社从村子里雇来的10名参与红薯育苗的工人说。育苗正式开始前,康少峰从土壤消毒、种薯消毒、水分管理和地温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培训,他同冯泽辉一起还手把手地教工人如何配制农药,对土壤和种薯进行消毒。合作社负责人马孝忠高兴地说:“今年我们这里育的是延长老品种红薯—‘胜利100号’秧苗,共有8座育苗大棚,计划出苗900万株,可以栽植红薯3000亩。预计在40天以后,红薯秧苗就能提供给郑庄镇项目区的农户栽植。通过培训,工人就懂得了红薯育苗的技术要领,我心里也变得踏实多了。”
这是延长县扎实开展“十看十比创十星”主题竞赛活动所迸发出持续效应的一个缩影。
2023年3月,延长县在全县开展“十看十比创十星”(即看目标定位、落实措施、责任落实、作风转变和综合效果等十个方面,比理念路径、方法举措、创新突破、干部劲头和对全局贡献等十个方面)主题竞赛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健全创评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围绕“十看”,定目标夯责任绘蓝图,围绕“十比”,扬长项补短板求突破,围绕“创十星”,聚势赋能促发展,组织全县194个镇(街道)、部门、单位分3个类别开展梯队竞赛。在经济发展链、产业项目链、重大事项链设立党员示范岗68个,组建志愿服务队26支,迅速掀起了承诺创星、践诺争星的热潮。截至2023年12月底,延长县先后进行了3轮次的评星、赋星和晒星工作,评定十星级单位75个、九星级单位57个、八星级单位50个、七星级单位12个,通过大会通报、张榜公布、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公开晒星,激励各镇(街道)、部门和单位始终保持创先争优的良好态势,涌现出县林业局、工业园区和农业农村局等一大批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十星单位。
干部能力作风不断提升,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去年年底,全县苹果产量突破40.2万吨,产值首次突破20亿元。实施“十百千”粮食种植示范提升工程4.1万亩,发展红薯、小杂粮等特色种植3.3万亩。建成菌菇、黑木耳等生产基地4个。生产原油45.3万吨、净化天然气15.5亿方、液化天然气21.7万吨,新能源发电量达到3.5亿千瓦时,工业园区总产值达到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