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7日
磨面
郭丽嫒
  1969年元月,我们北京知青来到下坪公社李家砭村插队。当时,国家每月给我们每个知青供应45斤粮食。延安蟠龙粮站不供应成品粮,只供应原粮,其中包括玉米、谷子、小麦、高粱,而且只供十个月。每逢月初,我们知青就要赶着驴车,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步行17公里,到蟠龙粮站购粮。
  我是知青集体灶的炊事员。每月从蟠龙粮站购买原粮后都得自己加工成米、面。当年,延安农村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电,更没有钢磨,加工粮食全靠人工推磨或用驴拉石磨石碾。
  当晚,我们到村民李海胜家借了加工粮食的器具,准备次日加工小麦。村民王淑珍,中等个子,胖胖的身体,圆圆的脸盘,性格开朗,大家都称她胖嫂。胖嫂知道我们次日要加工面粉,就跟着我们来到女生居住的窑洞,帮我们做一些磨面前的准备工作。
  磨面前,需要把麦子里的石头等杂物用簸箕簸出,然后再把麦子浸湿,最后才能加工面粉。
  大家抬出一袋麦子。胖嫂手拿簸箕帮大家簸起来。麦粒在胖嫂手里的簸箕中,随着胖嫂有节奏地一抖一抖,翻到空中又回落到簸箕里。这一过程中,那些瘪的麦子、尘土和石粒随着麦粒的腾空、落下,从簸箕里飘到地面。
  “我来试一下。”我看了一会儿,便跟胖嫂说。
  胖嫂把簸箕递给我,我将麦粒倒入簸箕,学着胖嫂的样子上下摆动簸箕。可是只见麦粒在翻来翻去,就是不见瘪麦子和脏土从中分离出来,反倒把麦粒簸出不少。
  “双手拿稳,双臂夹紧簸箕,手腕用力,让麦粒由外向里翻。只有这样,瘪麦粒与尘土才会飘落在簸箕外面。”胖嫂见状教我。
  经胖嫂指点,知青们纷纷效仿。不一会儿,我们就完成了簸麦粒的工作。随后,我们又给麦粒淋了少许净水,将水分揉匀,明天就可以加工面粉了。
  “为什么加工小麦前要将麦粒浸湿?”对麦子淋水这一道工序,大家都很疑惑。
  胖嫂解释说:“麦粒淋上水后,加工原粮时面粉不再飞扬,不会呛人。”
  次日清晨。我们拉来队里的驴,把浸好的麦子抬到磨盘前,套驴推磨。村民见知青首次加工口粮,就纷纷来看热闹。可在现场,小毛驴不听指挥,无论怎么赶,就是不拉磨盘,只是站在磨道上,伸长脖子吃着磨盘上的麦粒。村民见状哈哈大笑:“憨娃娃,驴眼罩没带上。”妇女主任耿玉英和胖嫂从人群中跑出来,拉过毛驴、卸下驴架。耿主任一边笑一边说:“驴推磨,要先给毛驴套上驴套圈,再架驴架。还要给驴套上口套、笼头,防止驴闻到粮食味偷吃粮食。驴转磨时间长了会发晕,给驴戴上眼罩,驴看不到路就一直拉磨盘,当直道行进。就不会犯晕。”
  用了半天时间,加工出一口袋面粉。望着雪白的面粉,虽然很累,但是挺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