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14日
燃烧的青春
——《遥忆大西北》序

  侯波
  张庭学是我的宜川老乡,他编了一本《遥忆大西北》,是反映北京知青当年在延长石油工作情况的书籍。书中收集的资料详实,记叙的事迹感人,我读完后颇有几分感动,忍不住就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对于北京知青的记忆,我其实是模糊的。我出生于1967年,自打我记事起,北京知青就已经基本上离开村庄了。直到我学校毕业后在县文联工作时,我才了解到关于北京知青的一些事迹。比如:宜川有个叫张革的北京知青,他曾两次在寿峰乡卓里大队后峪沟插队,他发誓要改变这里的面貌,便带领群众修梯田、建大坝、建小型发电厂等,还改良了村里的一些果木老品种,为村里作了很大贡献。到他去世的时候,遵照他的遗愿,就把他安葬在了寿峰乡,我当时很是为他感动了一回。我在县上工作期间,曾多次在清明节前去凭吊他。记得有一年凭吊的时候,正好遇见一群红领巾也前来扫墓,我的心中颇感安慰。
  其实,我对延长石油的了解也是比较少的。宜川土地贫瘠,石油工业薄弱,只是我到延安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要写一本关于延长石油的长篇小说,便翻资料,找熟人,前前后后忙了大半年,才对石油工业发展这段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延安是石油工业的发祥地,1905年,延长石油厂在这里诞生。1907年,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在延长县出油。从此,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得以结束。同时,这也是一粒火种,燃遍了大江南北。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的玉门、大庆、长庆等大油田。延长石油从开始的白手起家发展到今天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凝聚着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当然,这也是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牺牲、付出换来的。
  说起延长石油,就要提起一件事。1944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奖励劳动模范时,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当时的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多少年来,这四个字如同一面飘扬的旗帜,激发着石油人的热情与激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忘我付出、顽强拼搏。“埋头苦干”这四个字已成为中国石油工人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延安精神的一部分。
  2023年,在延长石油的一次研讨会上,我进行了发言。发言的核心是: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对于一个普通的石油工人来说,所有爱岗敬业的人都应该是埋头苦干的人,也都对得起这个称号。
  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是相当正确的。比如张庭学编的《遥忆大西北》这本书中介绍的一些北京知青,他们从北京到陕北农村插队,然后又通过招工招到了石油战线,成为延长石油的一员。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获得过荣誉,或者曾经担任过领导,但更多的是在生产一线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翻看这本书,你会感受到: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是采油工还是炼油工,他们都怀有一颗“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热心。他们爱岗敬业,他们积极肯干,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总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项工作。他们无怨无悔地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理想,燃烧着自己的青春。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离开延长石油后,依然牵挂着这片大西北的黄土地,依然关心着石油产业的发展。其中有一大批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延长石油引进资金、技术,为延长石油的对外联系积极创造条件,继续为石油工业的发展作着贡献。
  ——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正如他们后来在一次联谊会上所说:“后来由于落实北京知青政策,我们大多离开了这里,回到了北京,但我们没有在京城的高楼大厦、公园湖景中眩目,也没有在纵横的立交桥和琳琅的商品中迷路,因为延长石油那种传统精神对我们的影响太深刻了!创造的力量、朴实的作风、真切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影响太深刻了!已在我们身上打上了烙印,我们永远忘记不了。”
  在历史长河里,北京知青对延长石油的付出只是一个阶段、一小部分,是一朵小浪花,但同时也是一段不能抹去的历史。随着岁月的沉淀,这段历史必将更鲜亮、更引人注目。这一切,让我再一次审视《遥忆大西北》这本书的重要性。我认为,张庭学做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这本书记录了一段历史,它让后代的石油人可以从中了解到:曾经有这么一段岁月,曾经有一群从北京来的知识青年,把宝贵的年华、把飞扬的青春都献给了延长石油事业,献给了祖国的大西北。今天,延长石油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和他们的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遥忆大西北》这本书,收入的资料非常丰厚。有当事人的回忆,有生产生活照片,还有一些实物、字画、信件的图片。它的字里行间丰富展现了当年北京知青在石油战线工作的全貌。阅读这本书,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当初火热的激情,能想象出“我为祖国献石油”那战天斗地的场面;阅读这本书,我们当然也能够知道延长石油之所以成长壮大及稳步发展的原因。
  时代向前发展,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北京知青插队的那个年月,中国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石油的用途还有局限。但现在,中国正以箭一般的速度奔向工业社会,而石油作为一种化工能源,作为工业革命中流砥柱般的基石存在,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只有不忘过去,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在此,让我们记住那些为石油作出贡献的人们,记住那些曾为祖国工业建设发展付出了芳华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