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9日
解读秧歌剧《我的中国“心”》
    ●嘉宾宁小兵

  主持人折莉娜:秧歌剧是一种剧目类别,在民间秧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小歌剧,音乐吸收了道情和陕北民歌。剧情较为简单,主题集中,有两三个角色,反映边区人民的大生产运动、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等内容。秧歌也是一种小型的歌舞剧,是抗战时期在延安解放区创作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折莉娜: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延安解放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号召,投身于工农兵群众之中去,认真研究民间艺术,热情地向群众学习流行于陕北农村的一种歌舞形式——秧歌。在群众性秧歌的基础上,熔歌、舞、剧于一炉,创作出“秧歌剧”这一艺术形式,著名的作品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动员起来》《宝山参军》等。
  本期节目非常荣幸邀请到延安大学鲁艺学院音乐专业副教授、词曲创作人——宁小兵老师,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他近期创作的秧歌剧《我的中国“心”》。宁老师,你在我心里一直是个优秀的音乐制作人,这是你第一次创作秧歌剧吗?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有写秧歌剧的想法?
  宁小兵:对,这是我第一次创作秧歌剧。
  2023年省科协举办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剧目比赛,我就想做一次尝试。借助老鲁艺人的创作灵感及背景,结合政府对地方苹果种植的好政策,我选择了以陈学森教授培育的红心苹果为题材,宣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折莉娜:创作秧歌剧跟创作音乐最大的区别和感受是什么?
  宁小兵:其实区别蛮大的,创作音乐就是词曲,创作秧歌剧要考虑故事的主题、内容、人物、表演等一系列,需要更多完整性。
  折莉娜:《我的中国“心”》这个秧歌剧大概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宁小兵:本剧讲述了科学家陈阳在研究出红心耐旱产量高的苹果品种后,带着新研究的红心苹果育苗,去往林南和林蔷父女的村子精准扶贫,帮助农民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故事。
  本剧用倒叙的形式,讲述新品种在试栽时发生的故事,最终陈阳用科学改良的苹果品种,不仅提高了苹果产量,而且最终带领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故事。通过陕北秧歌剧的形式,让故事变得更加富有观赏性。
  折莉娜:你认为用何种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秧歌剧?
  宁小兵:我认为需要利用媒体及网络去大力推动好的作品及不同种类和形式的剧,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审美条件,多宣传美的东西。秧歌剧就是一种很好的舞台表演,有故事,有曲调,诠释了人们的真善美。
  折莉娜:你对秧歌剧的传承与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
  宁小兵:我认为需要把传统的秧歌剧与新时代音乐结合起来,可以通过“老调新唱”“老曲新弹”“老歌新编”等手段来促使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和传承老一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
  折莉娜: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部秧歌剧也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科技”在泥土里扎根,也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了“科技红利”,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插上“科技翅膀”,赋能乡村振兴跑出了“加速度”。当然,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宁老师也确实是一名合格的文化继承者和传播者,能够让文艺作品展现出别样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希望他能创作出更多优秀多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