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冯卫东 主持人杜明:大家好,本期的《悦读悦享》栏目,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冯卫东。56岁冯卫东就职于建行延安分行,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发表散文作品《结婚纪念日》《疫去春来》《窗前那棵柳》等。
杜明:冯老师,今天您给我们分享的作品是什么?
冯卫东:父亲去世以后,我一直难以释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作为儿子,我无以为报,只能用一篇《梦中的父亲》来表达对他的爱。
杜明: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这篇《梦中的父亲》。
父亲离开我已经25年了,对父亲的记忆大多停留在25年前的那段苦难岁月,父亲是一个单位的会计,一支笔、一本账就是父亲的全部。
父亲出生于1935年1月,从小在陕北佳县的黄河岸边长大。当年,陕北农村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吃不饱、穿不暖是当时的生活常态,爷爷奶奶在贫穷的煎熬下,早早就去世了,留下三儿一女。父亲排行老二,大伯父早年参加革命,后来在西安参加工作,曾担任西安电机厂厂长,爷爷奶奶去世时,父亲只有十几岁,无人抚养,就跟着大伯父去西安谋生。他做过印刷工、建筑工,送过报纸,后来在伯父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会计的工作。与母亲结婚后,几经碾转,来到了延川县永坪镇安顿下来。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性格懦弱、沉默寡言的人,在母亲的眼中,父亲是一个不中用的男人。从我记事起,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母亲说了算,因此也形成了母亲强势霸道的性格,我们姐妹7人,我是唯一的男孩,从小就在这种严厉的环境中成长。在六七十年代,一个九口之家算是个大家庭,父亲微薄的工资收入,难以负担起全家的生活支出,母亲不得不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每天起早贪黑,用瘦弱的身躯抚养着一群嗷嗷待哺的儿女。由于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俗称“宝疙瘩”,在家里的地位和待遇相对来说比较好的,第一碗饭总是先给我吃。吃面条,总是干捞面,姐妹们则是吃汤面。父亲从小就很宠溺我,记得每次去延安出差,都带着我,有几次不想带我时,我就坐在汽车旁边大哭大闹,父亲没办法只好带上我。那时候,延安可是个大城市,好吃的、好玩的很多,我从小就对延安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父亲是一个对工作非常敬业的人,工作认真、勤劳肯干、默默无闻,从不愿意和别人争名夺利,也就是人们嘴里常说的“老实人”,年年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正是由于父亲的老实人性格,也影响了父亲应有的福利待遇。
有一年,父亲单位分配住房,其他人都给分配了,唯独没有给父亲分配,父亲没有申辩,也没有找领导问原因,我们一家九口人就租住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破烂窑洞里。那年下大雨,窑洞口子坍塌,全家人虽然有惊无险,但已无法居住。母亲多次催促父亲向单位申请一间住房,但父亲就是不愿意找领导要,母亲无奈之下,直接找到单位领导,说明了情况,最终,单位给我们分配了两个窑洞,我们一家人才勉强安顿下来。多年以后,我依然难以释怀窑洞坍塌的那个场景,那个命悬一线的时刻。
父亲一生坎坷艰难,由于从小失去爷爷奶奶的宠爱和呵护,再加上性格的原因,一直比较自卑和懦弱,在对儿女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也没有能力尽到更多的抚养责任。好在有强势的母亲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在母亲的呵护下慢慢长大,成家立业。
父亲一生淡泊名利,生活拮据,没享过一天福,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更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菜,我们虽然是城镇户口,吃的供应粮,但每月8斤的白面、4斤的食用油对一个九口之家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我们吃得最多的就是小米捞饭、高粱米饭和玉米面馍馍,偶尔吃一顿白面和玉米面混合起来的面条和两面馍,或者把玉米面压成饸烙,就是最好的饭了。如果遇上灾年,粮站供应的白面都是出牙小麦磨成的面粉,做出来的面条没有劲道,又软又粘,根本吃不成,在这种贫穷的生活条件下,为了照顾幼小的儿女,父亲母亲省吃俭用,抚养我们长大成人。随着我们慢慢长大,羽翼丰满时,本该开始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想到父亲却撒手人寰,离我而去。每每和父亲在梦中相见,看见父亲穿着那身多少年都没换过的旧衣服,总是感到非常的后悔和心痛,醒来心如刀绞、泪如泉涌,内心深感不安,感觉对不起父亲的养育之恩。
父亲去世后,安葬在家乡小镇的大山之中,那是小镇最高的一座山,站在山顶,可以俯瞰小镇全景,看着日益变化的小镇,父亲一定会感到欣慰。怀而不在,念而不得,一别再无归期,相见只有在梦里,你长眠,我常念,愿天堂里再无病痛,愿天堂的父亲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