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百业兴。近年来,洛川县石头镇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一业主导、多元富民”模式,逐步形成以苹果产业为主导,吊篮西瓜、香瓜、贝贝南瓜、冷凉蘑菇、圣女果种植等多元化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西瓜“圆了”致富梦
5月7日一大早,走进洛川县石头镇史家河村香气扑鼻的温室大棚里,一畦畦碧绿的瓜秧整齐地吊在温棚内,一个个瓜形匀称、纹路清晰的吊篮西瓜隐匿于瓜藤枝蔓间。种植户王苏杰正就吊篮西瓜采摘的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为工人进行讲解。
“吊蔓种植实现了立体栽培,西瓜四面阳光均匀照射,便于整蔓、打杈、掐尖、摘果,在充分利用土地的同时,避免西瓜和地面接触,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通过采用人工授粉,提高了瓜秧坐果率,保证产量稳定。”王苏杰向记者介绍道。
“别看它个头小,但皮薄肉多、爽口甘甜、水分充足,口感和品质都非常好。”王苏杰说,吊篮西瓜从五月初陆续成熟上市,每年“五一”前后,都能接到许多外地客商的求购电话。
目前,王苏杰共种植吊篮西瓜18棚、香瓜4棚,共28亩。“每棚产量8000斤,预计收入3万元左右。今后我会稳步扩大种植面积,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共同增收致富。”王苏杰说。
南瓜种植育新机
为增加村民多元化收入,石头镇吴家庄村则通过对本村土壤、气候等农业要素的考察分析后,引进了贝贝南瓜种植项目。
在洛川县石头镇吴家庄村的贝贝南瓜种植基地,一排排绿油油的南瓜苗长势喜人。据村党支部书记张明贤介绍,今年,为进一步增加村民多元化收入,吴家庄村通过对本村土壤、气候等农业要素的考察分析后,引进了贝贝南瓜种植项目,以露天种植的方式,栽种贝贝南瓜100多亩,这也是石头镇首次尝试种植贝贝南瓜。
走进贝贝南瓜种植基地,瓜农正争分夺秒抢抓时令扶苗、绕藤,一株株、一排排的小南瓜露着绿油油的“脑袋”,长势喜人。“等到8月份就可以成熟收获,一个藤上可以结六七个瓜,一亩地产量约2800斤,每年每亩地将产生4000~5000元的经济效益。”吴家庄村三组村民张宏斌信心满满地说。
“贝贝南瓜是一项短平快的种植产业,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张明贤说,通过南瓜种植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户收入。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在石头镇黄龙山村一座座大棚内,一垛垛菌棒堆放整齐,一朵朵娇嫩的平菇升柄展伞,如花绽放,工人们半蹲在菌垛旁,小心翼翼地采摘成熟的蘑菇。
蘑菇种植不受季节限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每个大棚一茬产1.7万斤,一年下来可以收获4-5茬,9个大棚每年可产蘑菇200万斤左右,收益300余万元。
“食用菌厂建在家门口,不用外出就能找到活干,每天8个小时的上班时间,能够拿到120元工资,这种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黄龙山村村民黄文海一边忙着捡新菌棒上架,一边乐呵呵地说。
黄龙山村党支部书记王生海介绍说,村子共流转了63座高标准大棚来发展蘑菇种植,吸纳了周边群众到基地灵活就业,每个工人每月可增加3600元的收入。今年为了提高产量,延长产季,更新了6座温室大棚,蘑菇品质越来越好,产量也越来越高。明年会继续增加投资,扩大蘑菇种植规模,在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也为更多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圣女果映红致富路
在石头镇百益村的大棚中,处处散发着绿色生机,棚内工人们正忙着移栽圣女果,为刚“下车”的圣女果“搬新家”,场面一派火热。
近年来,石头镇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特色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引进、逐步推广和优惠奖补等措施,采取“党建+特色产业”模式,大力发展圣女果种植。
“今年我们共建设冷棚圣女果40座占地面积约60亩,同时拟在石头镇百益村和周边村建设露天圣女果示范基地2000亩,带动群众种植露天圣女果3000亩。”百益社区主任田永平说。
据了解,石头镇5000亩露天圣女果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亩均栽植圣女果约2500株,亩均产值约3.75万元,其中百益村冷棚亩均栽植圣女果约2000株,亩均产值约6万元,年产值可达1.85亿元,可增加就业岗位300余个,亩均增加群众收入约1.2万元。
“我在这里做工已经第2年了,从圣女果种植、绑枝管护到采摘都参与过,每次干活工资不等,最近光栽苗就赚了5500元,还不影响务理果园。”百益村村民王张杰说。
“下一步,石头镇将以‘千万工程’为统领,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途径,坚持走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道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同时积极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构建长短结合、绿色循环、百业兴旺的产业体系,通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托起百姓的致富梦。”洛川县石头镇党委书记任智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