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树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老年教育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延安老年大学秉承“求知、和谐、康乐、奉献”的办学理念和“学习新知、发展专长、充实生活、促进康乐、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成为延安老干部终身学习、活动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乐园,并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来校学习,深受老年朋友和社会各界好评。
科学规划专业设置
合理安排教学工作
“我们现开设声乐、舞蹈、书法、美术、体育舞蹈、二胡、电子钢琴等多个专业课程,在完成好这些专业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创新开设具有一定特色的、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课程。”延安老年大学教务处主任蔡小军告诉记者,这个学期新开的锅庄舞课程就是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增设的,由于受到场地等因素限制,目前只开设了两个班,许多学员都没有报上。
“我喜欢民族舞,之前在外面零散学习过锅庄舞,但是感觉不够规范。”锅庄舞2班学员赵西安说,参加了学校的锅庄舞班后,专业老师既教理论又负责实践指导,每一个动作和舞蹈编排都很精彩,学习效果很明显,提高也很快。
据了解,今年该校共招收学员1100人,开设4个系12个专业,51个教学班,招聘教师29人。在教学内容方面,老年大学注重传承智慧、弘扬文化。课程涵盖了传统文化、健康养生、语言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满足老年学员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同时,学校已经建立了教师储备制度,每年都对教师储备库进行人才充实和更新,为学员们带来了丰富、专业的知识。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学取得成果
学校坚持按照“政治素质高、专业水平高、热心公益事业”的标准选聘教师,并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引导教师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聪明才智,为老年教育事业献计出力。
“通过座谈会,听取各位老师对学校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极大提高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充分拓宽拓展学校的办学思路及理念,使学校的教学和教师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学员学籍、课堂管理得以加强,活动方式方法得以创新,学员满意度达到98%以上,现在学校教学活动井然有序,教学水平整体得到有效提高。”延安老年大学副校长张军说,学校通过建立教师资源信息库、抽查教案、听取学员意见、定期到教学班听课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于2019年进行了制度汇编,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师管理制度、优秀教师评选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教师。
在教学形式方面,老年大学不断创新,推出了多种教学模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部分教师尝试线上授课,方便学员们随时随地学习。
积极搭建平台
展示老年风采
每年的6月底,在延安文化艺术中心广场舞台,都可以看到延安老年大学的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老年学员们会举行两场丰富多彩、形式不一的演出活动,表演内容包括大合唱、舞蹈、民乐合奏、太极拳、旗袍走秀、朗诵等30多个节目,展示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他们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诚挚热爱,彰显文化养老的时代内涵,向全社会汇报展示延安老年大学的教学水平和学员的学习成果。
老年学员们还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023年,该校学员共参加公益演出活动50余场次,为广场、校园、社区、村组等不同地方的观众带去了丰富精彩的节目。
“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丰富了延安人民的生活,也愉悦了我们的心情,展示了我们风采。”走秀10班学员高凤英说,“每一次参加公益演出,不管在红街、金延安还是社区、学校,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赞扬,让我们感到很有成就感。”
“学员走进社区、走进群众,通过参加公益演出,用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示所学所长,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张军说。
创新路径形式
满足多样需求
为了加强我市四级老年教育体系建设,延安老年大学还扩大了老年教育覆盖面,使新区离退休干部老年人就近学习。在新区上城一号、三号小区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采取免费送课进社区的模式,开设锅庄舞班和旗袍走秀班,弥补了新区老年教育的空白。
老年大学还与延安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塞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达成合作框架协议,将组织延安老年大学学员开展课外教学和各种老年游学实践活动,积极探索老年教育“第四课堂”的形式和路径。
“在安塞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设立延安老年大学游学实践基地,一方面通过课堂与室外教学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员外出考察学习交流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延安老年大学校长杨伟表示,老年教育资源和力量下沉下移,实现了老年人就近学习、就近活动的愿望,不仅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他们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老年教育走进社区和“第四课堂”的开辟,紧跟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更贴近老年人的需求,“退休了到老年大学学习”已成为延安老年人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