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7日
守好“粮袋子”探索新业态
——黄陵县店头镇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新村党支部书记雷启亮在查看玉米苗长势
  记者 姜顺 方大燕 通讯员 林萌 元亚娜
  近年来,黄陵县店头镇在发展乡村振兴产业中,持续放大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在守好“粮袋子”的同时,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新业态,以小角度切入、小规模发展、小范围循环的发展思路,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种粮传统不能丢
  仓廪实,天下安。今年以来,店头镇牢牢抓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鼓励群众开展覆膜保墒,扎实推进地膜玉米种植面积落实,筑稳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店头镇新村增密度玉米示范点看到,大片的白色地膜耀眼夺目,一行行玉米出苗整齐,茁壮成长,村民正在精心开展幼苗管护,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利用地膜覆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光照条件,抑制杂草生长,还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节约种植成本,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新村党支部书记雷启亮介绍道,“村里共种植地膜玉米3000多亩,没铺地膜前亩产最多750公斤,现在有了地膜,每亩能增产150多公斤。”
  “今年全镇玉米种植面积预计达到1.4万余亩,其中地膜玉米种植面积8800余亩,为了提高群众种植地膜玉米的积极性,镇上还提供每亩20元补贴。”店头镇副镇长刘超说。
  新业态探索不能停
  “以前吃棍棍面的都是黄陵人,现在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咱的面量大实惠、好吃不贵。”店头镇新城村家园饭店负责人李娜笑着说。
  近年来,新城村围绕“石腰子棍棍面”这一黄陵特色美食,积极打造“石腰子棍棍面美食一条街”,以立面、门头改造升级的外在美和服务、品质提档升级的内在美为抓手,全面推动农家乐餐饮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目前全村持续经营的农家乐多达30余户。
  “乡村产业发展要以一产为基础,接二连三,形成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的三产融合,才能衍生创造出更多的高附加值、高消费力的业态。”店头镇新城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建说。
  同时,新城村依托百子桥组现有的鱼池等娱乐场所,逐步打造“百子桥组慢生活休闲区”,计划引入农家大灶台、QQ农场、慢行步道等丰富多样的新型娱乐项目,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带头引领不能忘
  5月25日,在店头镇建庄村科技育苗基地内,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朱忠孝正在查看苍术苗的生长情况,只见一株株苍术苗经过浇灌后绿意焕发、生机勃勃。
  “这个育苗基地属于村集体经济,可育苗60万株,单株可以卖到5毛钱,育苗完成后可满足60亩的大田移栽。”朱忠孝介绍说。
  2015年,朱忠孝是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将苍术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看到机遇,村委会积极鼓励带动村民发展苍术种植。如今的建庄村是家家种苍术,人人能致富。
  “到2023年年底,我们村种植苍术3200亩,产值2000余万元,其中,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建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海灵说。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建庄村按照“党建引领、支部带动”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群众当主角、政府当配角、能人领好路、科技做赋能”,做好苍术“土特产”文章。同时,在村集体的带动下,群众亩均每年纯收入约1.2万元,建庄村及周边村民创造产值超过2300万元,群众发展信心持续增强。
  店头镇镇长王龙表示,下一步,店头镇将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突出原材料生产到精细加工的全产业链延伸,做好农头工尾文章;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建设,创新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合作交流,强化技术培训、品牌培育、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