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7日
青燕归巢 大展身手
——洛川县石头镇黄龙山村大棚种植户王苏杰返乡创业记
  通讯员 王刚 记者 孙艳艳
  近日,记者走进洛川县石头镇黄龙山村蘑菇种植基地,菇香味扑鼻而来,整齐排列的菌棒上如云朵般的蘑菇冒出菌包,长势喜人。
  34岁的基地负责人王苏杰是土生土长的黄龙山村人,现任洛川艾力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县龙首园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荣获共青团洛川县委“青年突击手”称号。每当被别人问起返乡创业的经历,他总是说:“苦辣酸甜啥都有。”
  苦——初出茅庐经历千锤百炼
  2006年5月,16岁的王苏杰像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迫切地想走出这个穷家,去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王苏杰走上社会的第一站,是在县城一家摩托车修理铺当学徒。“管吃管住,没有工资,那时候穷到嗑瓜子都要连皮嗦到没味才肯吐。”这与他立志出人头地,帮衬家里的愿景并不相符。3个月后,在朋友介绍下,他来到青海一家工地,负责开三轮车,一个月1200元,减去吃穿用住还能剩下不少。
  “第一个月我就给家里寄去800元,特别激动。”此后4年时间,王苏杰在青海辗转了西宁、格尔木、沱沱河多个工地,恶劣的环境将他的皮肤晒得爆皮,但也磨练出了他不屈的意志。
  2010年,20岁的王苏杰决定潜心学习一门技术,又一次只身前往江苏吴江,进入一家电器工厂。“我学东西快,领导和同事都非常认可,我很快就成为技术骨干。”王苏杰说,两年时间就从流水线工人干到了车间主任,工资也从2700元涨到了4000多元。
  家燕终要归巢。2015年,在外漂泊8年的王苏杰决定回到家乡,像父亲一样撑起自己的家。
  辣——陕北汉子从来敢想敢干
  2015年,王苏杰第一次以农民的身份走进苹果园时,看到家乡蓬勃发展的苹果产业,头脑灵光的他在闲暇之余,和同村好友郭晓强合作干起了苹果经纪人的生意,每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家里的光景也逐渐趋于稳定。
  2019年11月,在河南南阳销售苹果时候,王苏杰在当地客商的推荐下,初次见到了规模化生产的蘑菇大棚,“当时脑子里就在想,我们村里这么多山地,是不是也可以收拾出来搞大棚种植。”回到家里后,他到处请教专家,反复查阅资料,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2020年,王苏杰与搭档郭晓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当年就合伙投资70万元创办了艾力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起18座拱棚,用来培育蘑菇菌棒。
  “我在大棚旁边建了一个小房子,几乎每天24小时待在大棚旁边,就看着菌棒发酵,等着开出蘑菇。”王苏杰回忆道,没有技术指导我们就自己学习,资金紧张我们就自己多干,感觉打破穷苦生活的希望就在眼前,浑身充满干劲。
  酸——崭露头角再次跌落谷底
  然而,由于缺少最核心的菌棒制作方法,第一年下来,王苏杰就赔了24万元。但他并未气馁:“我已经找到了大棚种植蘑菇的窍门,再来一年我肯定能成。”
  2021年,王苏杰先后前往河南南阳、陕西咸阳等地取经,学习菌棒配料方法,请来技术员进行菌棒制作技巧指导,并且追加40万元投资新建了45个温室大棚和菌棒生产车间。
  这一年,63个大棚共计产出蘑菇66万斤,收入165万元,王苏杰成功了。
  2022年,有了经验的王苏杰信心倍增,追加50万元承包了18个温室大棚,用来种植蔬菜。遗憾的是因为控温技术没掌握好赔损了13万元,但这小小的挫折对于他已经算不得什么,只当是摸索路上的学费。
  而另一边大棚蘑菇的品质越来越好,产量越来越高,王苏杰的大棚产业已经声名鹊起,慕名而来购买的客户更是络绎不绝。
  可天有不测风云。2023年3月,就在王苏杰准备放开拳脚大干一番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股强风将他引以为傲的蘑菇大棚吹坏45个。“我就坐在地上,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大棚被风吹走,但我又什么都做不了。”王苏杰说,这一瞬间他感觉天都要塌了,只能像个孩子一样瘫坐在大棚里号啕大哭。
   甜——黄土地里开出不屈之花
  “杰杰,我给你帮不上忙,但是我相信你,你后面想咋干就接着干。”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说话了,让跌落谷底的王苏杰重拾信心,下定决心要在大棚种植这条路上走到底。
  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王苏杰在承包来的18个温室大棚引进吊篮西瓜和博洋甜瓜,凭借个小、皮薄、量轻的品种优势,并通过石头镇政府的大力宣传,最终盈利27万元。靠着这些收入,王苏杰终于渡过了难关。
  今年,王苏杰对蘑菇大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他先是将损坏的大棚全部拆除,对完好的4个大棚进行修缮加固,并在原有基础上重建起6座现代化温室大棚。
  “现在每棚可以放3万余个菌棒,产量比以前更高了,效益也翻了一倍。”王苏杰说,今年还继续种植了吊篮西瓜16棚、博洋甜瓜2棚,每棚可产瓜6000斤左右,每棚销售额可达3万余元。
  在壮大产业规模的同时,王苏杰还积极探索助农新模式,目前已经为周边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发工资就要发出去60多万元,年底还会给周边的脱贫户分红。”王苏杰说。
  “年轻的时候总想摆脱家乡,现在我想带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致富。”王苏杰说。
  “厂子建在家门口,不用外出就能找到活干,每天8个小时的上班时间,能够拿到150元工资,这种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民黄文海高兴地说。
  虽屡战屡败但依然选择屡败屡战,王苏杰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独特的命运轨迹,像一汪泉水注入满是黄土的村子里,开出一朵不屈的生命之花,也让土村子“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