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5日
刘贵飞:明天会更好
  记者 姜顺 刘小艳
  “哞……哞……”
  仲夏的傍晚,夕阳的余晖为漫山绿茵披了件金黄外衣。在吴起县庙沟镇米渠村,村民刘贵飞熟练地向水泥槽里添着草料,有些不舍地看着数十头牛跟自己“道别”。牛儿低沉浑厚的叫声,像是在为主人打气鼓劲。
  “最近都乖点,等我回来了再给你们喂草。”刘贵飞对着牛自言自语,第二天,他要搭乘去往北京的火车,给身体再做一次化疗。
  说起今年44岁的刘贵飞,在庙沟镇可谓是远近闻名的养牛明星、产业大户。然而早年间,他的光景还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烂杆”。
  “生下就是唇腭裂,活了这么多年就不愿和人交往,娃觉得自己长得难看……好在这两年光景好了,人也精神起来,这才活得能抬起头了。”说起儿子的前半生,母亲武凤芳总是要掉几滴眼泪。
  2007年,延长石油集团钻井占用了刘贵飞家的地,因此获得了7万元的赔偿款,趁着手头宽裕,父亲刘士成花了4万多元给刘贵飞成了家。
  但好景不长,分家立户不久后,刘贵飞的妻子受不了种地的苦,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家,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婴。此后,靠刘贵飞的残疾证领取政府民政救助成了家庭的唯一收入,仅有的一头牛成了唯一资产,日子过得一穷二白。
  “老人们常说,家有一母牛,三年变五牛。靠救济是翻不了身的,养牛就是我唯一的出路了。”刘贵飞没有因残、穷放弃自己,为了女儿,他选择在大山里与命运抗争,专心养牛。为了降低饲养成本,每年七八月份,刘贵飞顶着烈日炙烤,在河道里不停地挥舞着镰刀割草;到了秋收的季节,在地里一捆一捆地扎秸秆囤草料。
  “庄稼人的汗水就是要流在地里的,多出一份力,成本上就能多挤出一分钱,这种辛苦不也是一种幸福吗?”说着,刘贵飞的两撇八字胡不由得扬了起来。
  “爸爸,咱家的牛牛越来越多啦,以后会有100头那么多吗?”女儿刘润娜的期望成了刘贵飞最大的动力。为了让这些寄托着“致富梦”的牛更好成长,他白天精心喂养,晚上钻研养牛技术……几年苦功下来,养牛“门外汉”变成了镇上的“土专家”,牛子存栏数也是猛增。
  终于,努力的刘贵飞迎来好政策。这一次,脱贫致富不再是梦。
  2015年,决战贫困的集结号在延安吹响,身残的刘贵飞与年幼的女儿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四支队伍”走进刘贵飞家,对他实行进行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帮助谋划产业、争取产业补助和小额扶贫信贷,资助刘贵飞壮大养殖。
  2018年,刘贵飞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已远超3万元,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在村“四支队伍”的建议下,他借助产业扶农惠农政策扩建了牛场,享受到了普惠政策补贴的10万元。
  2019年,庙沟镇党委采购了他的有机肥牛粪用于米渠村山地苹果园培育。堆积如山的牛粪卖了1.5万元,刘贵飞打趣道:“遇上好世道,牛粪也能变成宝。”
  此后,刘贵飞家里的牛年存栏量稳定在60头以上,每年收入也稳定在20多万元。
  “现在日子好了,挣下的钱我要供娜娜上大学,让爸妈过好日子,帮弟弟娶媳妇儿,把牛棚再拾掇一下……”刘贵飞掰着指头向记者规划着未来,对于来之不易的好日子,他格外珍惜。
  然而,让刘贵飞没想到的事发生了。苦了半辈子,还没过几天好日子,却因积劳成疾检查出了癌症。
  “老天是故意在戏弄我吗?”提起这件事,刘贵飞语气中带着一丝难过,他曾有过一死百了的冲动,可是看着陪在病床前的女儿,想到一直陪他治病的父母,以及政府和乡亲们的鼓励支持,他决定与命运再抗争一回。
  “家人们一直陪着我、让我积极治疗,政府干部也来嘱咐我,有啥病放心去治,有大病救助政策给我兜底,我想开了,穷都没把人打倒,病算什么,只要顽强、努力,我相信明天会更好的。”他笑着说道。
  这一次,刘贵飞不怕了。他勇敢地走上了手术台。
  未来的日子兴许漫长,或许短暂,但脱贫后的刘贵飞身上这股向上的劲儿,注定会支撑他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