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8日
观瞻延安新闻纪念馆
孙陈建
    ● 馆内布设

  去年十月下旬,我去延安参加一个工作会议,会期三天。从东部沿海平原到西部黄土高原,坐飞机、乘火车、坐公交,算上连头带尾的时间,奔波五六天才完成了这趟“朝圣”之旅。
  会议主办方专业办会,我们在思想碰撞、互学互鉴中结束了所有会议议程。返程票订在会议结束的次日中午,瞅着还有半日空当,就决定去一趟延安新闻纪念馆。作为从事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人,来了延安不去新闻纪念馆看看,怕是会留下一些遗憾。
  第二天早早起床吃过早餐,我们打车从延安文化交流中心北门出发,十来分钟就驶进了圣地路,远远地仰望清凉山南麓,在深秋的朝阳下,“万众瞩目清凉山”七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
  下车后,来到馆前的广场,抬头仰视这座建筑,心境倍感浩然。新闻纪念馆与身后依偎着的清凉山浑然一体,那是只有黄土高原才有的颜色。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很容易让人读出一种意寓——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走到入口处,一位保安提醒我们出示身份证进行登记,他一边认真地登记着,一边乐呵呵地说:“原来是江苏老乡啊!”从他一口的扬州话里,我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乡情。
  延安新闻纪念馆,是一所社会科学类新闻事业专题博物馆。1985年,成立新闻纪念馆筹建处。1986年10月24日,延安新闻纪念馆开馆。2002年,延安新闻纪念馆由中宣部、广电总局、新华社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出资迁址清凉山下。2004年9月30日,延安新闻纪念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今年是新馆开放的第20个年头。
  走进馆内,我们按照顺序自由参观。馆陈分设5个单元,分别在4个展厅进行展出。共展出文物18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献和各类图表资料400余幅,陈列大量运用场景复原、影像合成等方式,并配合以声、光、电等现代化高科技展示手段,生动地再现了延安时期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业绩,成为践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的生动课堂。
  睹物思人,我的思绪恍若回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党中央在延安,清凉山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部门所在地,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驻扎在清凉山的这支新闻大军担任了“喉舌”和“耳目”的重任,他们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陈毅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曾赋诗赞曰:“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这首诗高度概括了清凉山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清凉山新闻出版社旧址现存10余孔石窑洞,近百孔土窑洞,解放日报社大门及作为车间使用的清凉山石窟。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邦宪、廖承志、陆定一、杨松等一大批革命新闻工作者曾长期工作战斗在清凉山上。
  我们在馆内流连,因是早晨,馆内参观的人不多,有三五成群的老人,有年轻夫妇带着孩子,也有只身参观的大学生……在这里,我看到了大量的关于新闻事业的介绍,我们还看到了窑洞里的编辑室、中央印刷厂排字车间、印刷车间、新华社收发报室、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室……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的编辑人员躬身在潮湿的洞穴中,用马兰纸抄报撰稿,借马灯的微亮排版印刷,往往是几个人共用一张桌子,每天工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
  因为时间紧张,我们只能在馆里观瞻,用目光扫过一件件展陈物品。这次体验,让我再次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极强政治性、极端重要性和极高专业性。
  在出口的地方,一件钢笔雕塑深深吸引了我。在一个不规则的圆体石座上,放着一本书,在这本书上,有一支与书不成比例的老式钢笔,黄铜材质,呈现书写的姿态。因较大的反差,更加突显了这支巨笔的伟岸,引人遐思。这支笔尽管没有人手握着,但雕塑家赋予了它灵魂,给人一种坚定、正义、果敢的印象,雕塑的石座上镌刻着毛泽东同志的手书“深入群众 不尚空谈”八个红色大字。
  我走过去,忍不住举起右手握住这支硕大无比的笔,同行的钱老师给我抓拍了与这支笔的合影。我想回到工作岗位后,把这张照片冲洗出来,摆放在我的案头,时时提醒我用心用情做好面向基层群众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真想有机会再去延安清凉山,再去重温新闻纪念馆里那些传递给我们力量的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