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05日
把树种在宜川人心田
    ● 嘉宾薛仁礼

  主持人宁滢:本期嘉宾薛仁礼,笔名凌波。中共党员,研究生文化。2005年9月6日,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的亲切接见,其工作被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在全国乡镇基层党组织中被推广、学习和借鉴。延安市社会科学界专家,陕西省作协作家;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中国新文学学会乡土诗人分会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会理事。延安市摄协摄影家;中国摄影网记者、摄影师,论坛注册会员。撰写、编纂200万字的书稿。
  本期,薛老师将为大家分享宜川林业人“连续19年在黄河边种下4万亩、至少280万棵树”的事迹,这也是弘扬延安精神的最生动写照。
  薛仁礼:春天,漫步在宜川的山涧旷野、城乡巷陌,满眼五彩斑斓、蜂飞蝶舞,花潮涌动。沿着国道,听树涛阵阵,看林海茫茫,赏桃红柳绿……从昔日黄土高原的风沙弥漫到如今的绿意盎然、万紫千红,你会不由得感叹宜川林业人的了不起。
  1995年,刘延江从延安林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宜川县英旺林场观亭营林区。他欣喜若狂地去营林区报到,原以为,他能去有高楼大厦、窗明几净的单位工作,可眼前的破败景象,连像样的农家小院都不如,他心里顿感茫然、不安和凄凉。
  林场里没交通工具、没有自来水、没有宿舍楼,从场部到工区要步行几十公里的山路;他们靠自己种菜、拾柴、做饭,住在自己搭建起的工棚里。春夏,草木旺盛,有时蛇会钻进他们的床铺……有人受不了这样的寂寞、吃不了这样的苦,半夜里卷起铺盖回了城,而刘延江却在林场扎下了根。
   主持人:他是如何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
  薛仁礼:铁龙湾国有生态林场党支部,有党员11名,其中在职党员6名。在林区,长期相对单调的工作、地域偏僻的环境极易造成人孤独的性格。刘延江通过抓党支部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上树立典型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丰富了文化生活、加强了职工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教育。
  刘延江创新“党建+”新模式,增强党建工作活力,充分发挥党旗下的产业先锋队作用,使党员职工人人争先锋作表率,党支部开展“以红带绿、让绿映红”活动,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收到了显著成效。
  创新“党建小菜园”。他们临建在林场后院的小菜园,占地约为4亩,2022年4月命名为“初心”小菜园。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以延安时期毛主席亲自耕种农田菜园带领红军战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鲜活教材,灵活方式,创新运用“党建+亲身体验”的理念,通过亲自耕种“初心田”,落实自我“责任田”,结合主题党日及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将“体验耕种初心田”作为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举措,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让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党员教育更具实践性。
  主持人:林场的工作一点都不轻松容易,那么他是如何进行科学管理的?
  薛仁礼:宜川县铁龙湾国有生态林场,始建于1965年。涉及19个行政村,1.1万农业人口。林场内设2个管护站,有在职职工30人。辖区面积36.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8.9%,活立木总蓄积46.9万立方米。区内植物资源丰富,有森林植物580余种。
  铁龙湾林场邻近县城,用制度约束和管理人,显得十分重要。建章立制、奖罚激励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注入了管理的活力。刘延江的约法三章——他们每天早饭前的点名签到、巡山时的检查督促和精细严作风,确保了任务清单的管理和落实落地。
  铁龙湾林场的职工以大山为伴,坚持责任片区的常年巡查,查遗堵漏、确保防火、乱挖盗伐等的绝对安全和保护。
  “我心中有片森林,我要种更多的树”这是铁龙湾林场人的心愿和誓言。任职9年来,刘延江走遍了林场的沟沟岔岔、山山水水,对林场现有次生林的改造和新造林的营造进行了详细规划,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序推进。
  主持人:依托铁龙湾林场广袤的森林资源,推进“做大做强林间林下经济”生态发展战略,增加一方群众的收入,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具体是怎么做的?
   薛仁礼:2022年,宜川的群众进山采集连翘、打酸枣核两项,收入约1亿元。
  今年,按照“做大做强林间林下经济”生态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连翘产业的育苗任务分给他们林场来完成,刘延江内心特别高兴。第一时间,他们组织林场的技术骨干和党员职工,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优势,围绕宜川新产业战略品牌目标,探索研究连翘繁育新路径,实施了“连翘育苗”项目。
  宜川铁龙湾林场,分布有大面积野生连翘,而且品质较好,适于扦插育苗。为了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开展“三个年”活动,切实做好连翘的保护、培育和开发工作,宜川县铁龙湾林场建立起连翘苗木繁育基地,积极培育当地优质的苗木。
  按照“支部引领、林场管理、职工参与”的模式,设立党员示范棚,带领职工包棚到人,总结繁育经验,收到了显著的成效。铁龙湾林场按照“野生品种驯化”和“优良品种本地化”两种方法,完成建设连翘繁育基地35亩,建设大棚14座,育苗可达80万株以上。
  刘延江常说:“下苦人不容易,民工挣每一分钱都非常艰辛。”铁龙湾林场坚持承续造林队的用人机制,吸纳周围村域脱贫户参加连翘产业的生产劳动。今年4月份,他们临时雇用了10名脱贫户,其中,支出工资2904元,支援、实现了脱贫户不返贫的有效目标。
  主持人:这么多年,宜川林业取得了不少成绩,这其中的艰难和辛苦只有他们自己心里知道,但是他们依然用一腔热血坚守着初心。
   薛仁礼:“现在剩下的都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但只要还有一寸荒山,我们就把种树进行到底。”铿锵誓言,这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使然。
  去年3月28日,新华社刊发《不留一寸荒山——陕西宜川“悬崖造林队”种树记》,报道讲的是2004年以来,在黄河边连续19年,植树拦泥沙,造林保水土,在宜川县种下近4万亩、至少280万棵树,其中有1万多亩种在水土极易流失的黄河西岸悬崖、陡坡等人迹罕至的生态脆弱区。这一壮举,其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扬和肯定。
  国家5A级黄河壶口瀑布,是宜川县最具魅力的“金字”旅游品牌。
  在黄河沿岸石质地段采取的石埂围栏,客土栽植;在土层浅薄的红胶泥土上,坚持挖大坑、填熟土、深栽植;为防止黄河沿岸大风摇晃采取的栽后培土堆等办法,是宜川林业人在陡峭山岩上种树积累的成功经验。
  2014年,铁龙湾国有生态林场造林队成立后,付忠学任队长,造林队员在30人至50人之间。他们购置了镢头、洋镐、绳索和灶具、帐篷等野外生产生活用具,开始了造林作业。
  铁龙湾国有生态林场造林队的施工员和种树队员同吃、同住、同劳动。造林队到了偏远山村,没有地方住,就用彩条布搭建帐篷。到了晚上,30多名造林队员没有床板,就用买来的塑胶板铺在地上,做起大通铺,挤在一起睡觉。遇有攀山作业,就地挖坑做饭,任凭灰尘弥漫或太阳暴晒。有时遇到山野废弃的土窑洞,稍加整理就成为他们临时的灶房……如此艰苦的条件,队员们没有一点怨言。他们,质朴高尚、可敬可爱,平凡而伟大。
  主持人:您如何评价家乡和家乡这群“林业人”呢?
   薛仁礼:宜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宜川,春光正好,绿意涌动。宜川的美丽,是一代接续一代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用双手艰苦创造,以心血浇灌而成。他们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生动的践行者。他们以山为家、与苦为伴,心中描绘着一幅幅林班图,在荒坡上种树、在山崖上种树……把美好种植在宜川每个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