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10日
延安时期的第一部摄影机
  有人说,延安故事,离不开山的护佑,水的包容。
  陈毅元帅笔下“万众瞩目”的清凉山,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在清凉山脚下,依山而建的延安新闻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今天,我要为您讲述的便是陈列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内的一部“独眼龙”摄影机。
  它机身通体黑色烤漆,上面是摄影机的主机和镜头,下面是一根圆柱体的木质手柄。它的镜头看起来就好像一只眼睛,所以大家亲切地称它为“独眼龙”摄影机。虽然它看起来其貌不扬,甚至有些斑驳破旧,但它却在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史上留下了无数的经典瞬间,为党的新闻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党中央历来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但当时的陕北条件十分艰苦,没有任何摄制电影图片的机构,甚至连一部照相机都没有,就更别提摄影机了。为了真实展现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精神风貌,宣传党的政治主张,让更多的人了解延安,了解中国共产党,党中央高瞻远瞩,决定创建一支自己的电影队伍。于是,周恩来邀请左翼电影人袁牧之和摄影大师吴印咸共同商讨具体事宜,袁牧之受周恩来的委托,在香港购买了这部二手的16毫米胶片的“菲尔姆”摄影机。
  1938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人民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诞生了。从此,我党在延安开启了辉煌的电影事业,翻开了中国电影史上崭新的一页。
  电影团遵照党的指示,以这部摄影机为武器,拍摄了大量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经典影片,这部摄影机在其中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一部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记录了根据地延安和八路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英勇事迹和壮烈场景。为了拍摄有价值的资料,电影团带着这部摄影机,跋山涉水、风雨兼程,冒着生命危险奔走在各个拍摄现场,几年间,他们转战晋绥、晋察冀边区,走遍了八路军所辖之地的山和峁、沟和岔,共拍摄了20余部纪录片以及数以万计张照片。其中,白求恩大夫在抗战前线的一座破庙中,全神贯注地为伤病员做手术的动人画面令人尤为感动。当时的延安,经常遭受日寇飞机的轰炸。有一次,吴印咸刚刚把这部摄影机全部拆开,准备维修时,敌机突然来袭,一颗炸弹在吴印咸的住所旁边爆炸,危难关头,他奋不顾身地扑上去用身体护住了这部摄影机,瞬间,房屋被震塌了,巨大的冲击使他昏迷了过去。苏醒后,他顾不得身体的伤痛,急忙从身边的碎石瓦砾中一点一点地寻找散落的零件,并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重新组装。当吴印咸看到自己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下来的这部摄影机不仅主机完好无损,甚至连一颗螺丝钉都没有丢时,他沾满血迹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峥嵘的延安岁月里,延安电影团正是用这台可以拿生命做交换的摄影机追随中国共产党,拍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记录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革命活动和延安的生活片段。拍摄了八路军359旅在王震同志带领下到荒无人烟的南泥湾进行屯垦,把沉睡千年的僻野改造成陕北好江南的情景,记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记录了爱国青年和仁人志士如何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线,奔向革命圣地延安等等。总之,延安电影团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在影片的后期制作中,电影团也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电影底片,用正片当底片用;没有水电条件,从延河里挑水洗片;没有印片机,用放映机改装去印片;没有录音设备,用扩音器现场解说,留声机播放音乐,土法制成“有声影片”等等,在影片放映时受到了中央领导和军民的热烈欢迎。
  延安电影团从成立之时,就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向,紧密结合现实斗争,把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作为制片的主要目的。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新闻纪录电影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如今,这部摄影机早已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正静静地伫立在纪念馆的展览大厅里,用它独特的视角向人们讲述那段光影传奇的红色记忆,向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的故事。未来,它将继续讲述延安时期那段传奇故事,用精神的力量教育和鼓舞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砥砺前行,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上绽放华彩。
  

(延安新闻纪念馆 惠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