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上,18岁的自由式小轮车运动员邓雅文夺金后,头戴发簪,向世界展现东方之美;年轻人身穿汉服,走在城市街头、旅游景点,成为一道风景;传统服饰元素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等专业舞台,频频引发关注。近年来,以中国传统服饰为代表的“新中式”美学风靡一时,尤其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服饰不仅是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的服饰制度在周代就初步成形,自汉代以后则作为“礼乐文化”的物化形式而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国的历代服饰,包含了天人合一、象天法地的人文观念,也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从秦汉的质朴简洁到唐代的华贵典雅,从宋代的儒雅清秀到清代的繁复之美,形成了兼收并蓄、各美其美的中华服饰文化体系,并且辐射影响了周边诸多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愈发强烈。他们积极拥抱“新中式”美学,并在线上线下的多种场景中,相互传递着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据统计,“新中式穿搭”话题在某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百亿次。
90后女生设计出中国航天系列主题汉服,展现对“硬核浪漫”的想象;专业设计师给马面裙装上了拉链,让传统服饰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服饰,经由Z世代的创新创造,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我曾在欧洲设计学院举办过一场汉服主题讲座,身穿传统服饰的中国留学生成为全场的焦点,引起欧洲学生的好奇与兴趣。
对“新中式”美学的关注与认知,也逐渐由表及里,走向对材质、细节、历史的深入挖掘。在风格方面,既注重保留中式美学共性,也注重传统美学的当代呈现,根植于“中”,造型求“新”;在款式造型方面,设计师既注重对中国传统式样的借鉴和改造,也注重将立领、斜襟、通袖、布纽等局部造型与国际潮流相结合、相转换,巧妙运用民族服饰的特色元素;在材料、色彩和图案方面,不仅运用宋锦、香云纱等传统丝绸品种,也化用中国特色纹样图案,让传统之美成为国风新潮。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期待沉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服饰,在Z世代的创新创造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向世界讲述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
婚姻,理应是最纯粹、最美好的。婚姻登记,理应是最小干预、最大便利的。
——近日,《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民政部网站全文公布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草案的规定,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也取消了过去对登记的地域管辖的规定,新增了关于30天“离婚冷静期”“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等条例。《扬子晚报》发表评论,相信自此而后,婚姻登记更容易了,可找到那个对的人,依然需要勇气去开始、去经历、去成长,这才是“自己的幸福稳稳握在自己手上”的含义。
坚持实事求是,让短视频拍摄回归本真,才能切实减轻基层的负担。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地方和单位频繁开展节庆表彰活动,为追求表面效果在拍视频、做展示上搞“内卷”,使得基层工作者费时、费力、费资金,没有产生实际意义还大大增加了基层负担。红网发表评论,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不管大事小情,动不动就要视频,无疑会大大加重基层干部的负担。为基层减负,有关部门须规范基层拍视频的场景、减少拍摄频次,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若是城市建设与治理水平跟不上流量热度,“泼天富贵”也会很快归于沉寂。
——有媒体报道,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国内酒店、机票搜索热度均同比上涨20%以上,入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增长了1倍。《北京日报》发表评论,今天的旅游已不再是从一地到另一地的移动,而是一种融入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过程。除了以资源优势、文化传承、科技应用为“文旅+”赋能,提供更多体验感受、“情绪价值”当是下一阶段的着力点所在。完善服务体系、丰富个性化供给,更精彩的故事还在路上。
许多人对“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员展现出包容与善意,但对“门岗保安同样有考核”的认识相对不足。
——日前,杭州一名保安与外卖员发生冲突,因外卖员下跪而引发广泛关注。此前,也有多起外卖员与保安人员发生争执进而引发肢体冲突,甚至导致伤亡的事件。《南方日报》发表评论,看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背后是保安与外卖员分别承受的系统压力。类似事件折射出基层治理、平台规则等深层次问题,如何畅通外卖配送“最后一公里”值得深思。对外卖员进小区,绝不能一禁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