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 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青联发〔2024〕6号)中提出,提升共青团实践育人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基层,广泛开展学术实践、主题实践、社区实践、体验实践和公益实践等思政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素养,弘扬奋斗精神。
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形成协同育人机制。高校统筹校内外组织资源,积极对接相关机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等,通过校地共建、区域联建等方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和提供实践基地与平台,进一步探索高校与社会各方的同频共振、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资源共享的融合发展道路。高校可与所在地政府部门建立校地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形成活动共建、组织共建、服务共建、人才共建等,为大学生社区实践、日常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寒假“返家乡”活动等思政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也为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场域,丰富“大思政”体系建设内容、方式、途径,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夯实常规志愿服务,共建校园文明新风尚。志愿服务在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文明素养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途径,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志愿服务涵盖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在基层一线锻炼自我、奉献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也是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载体。加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好校园常态化志愿服务运作框架,全面提升团学队伍、社团等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投身参与保护环境、垃圾分类、低碳减排、保护母亲河、节约粮食等活动,共同营造校园文明新风尚。深耕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走出校园、课堂,走进乡镇社区,不断夯实社区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运行,从搭建平台、建设团队、孵化品牌项目着手,线上线下联动,运用大数据,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将专业知识、技能应用到基层志愿服务,为基层社区治理积极赋能。
引领寒暑期基层建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大都来源于课本知识、朋辈经验,缺少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寒假“返家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和平台,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如何有效组织好暑期“三下乡”、寒假“返家乡”活动,增强活动的覆盖面、受众度,对于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尤为重要。高校可按照“目标明确、项目实施、立体传播”的工作原则,结合学校重点工作和二级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协同校内外资源,做好前期调研与摸排工作,按需求设项,据项组团,统筹做好学校思政教育与暑期“三下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衔接,把学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的运用、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基层建功融为一体,真正在基层、农村进行历练,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优化激励评价机制,增强实践育人实效。结合“三全”育人格局和“大思政课”建设,将思政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不断细化、量化“第二课堂成绩单”评分标准与细则,注重结果与过程统一评价、多元评价、自评与他评互补,突出对大学生思想变化、具体表现、成果收获的考评,推动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作为推优入党、评优、团员评议、就业推荐等重要参考。推广、运用好“志愿汇”平台,科学认定志愿服务时长,让“志愿汇”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精准衔接。针对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团员青年,制定、出台相关激励措施,选树典型,强化宣传,进一步激发广大团员青年奋发有为,比追赶超,增强实践育人实效。
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环节,是大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高校不断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提升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形成良性互动,正向反馈,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延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