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1日
难忘的《猫耳洞岁月》
  八一前夕,我在战友群中看到石鸿奎发的《猫耳洞岁月》一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让我感慨不已。这是我们参战近四十年来,延安籍战友首次对这一段战斗生活经历的回顾,仿佛让大家重新回到了那血雨腥风的战场。
  感谢这次活动的创始人曹振喜、王延生等同志,最值得感谢的人还是这本书的编辑者石鸿奎。他用了近九个月的时间收集、编排,才有了这本书的文稿雏形,令人感动。
  石鸿奎在参战期间,因为爱好写作和摄影成为了团内的新闻报道员。1987年复转回到地方工作后,被分配至延安市委党校宣传部工作。而今已退休在家的他仍然笔耕不辍,在编辑《猫耳洞岁月》的同时,将自己几十年来拍下的摄影作品编辑出版了摄影集《光影即人生》。
  那时,我是四十七集团军政治部《猛进报》的编辑,石鸿奎所属的417团团政委唐宏印是陕北人,我们的老乡。我到417团采访时,唐政委接待我的场景让我至今难以忘却。
  当时是我的主编王俊魁让我去了解徐良的情况。那时候的徐良是一名刚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积极要求参军的大学生,是一个让人必须关注的人物。没有过全面军事训练的徐良坚决要求到一线作战,最终在前线光荣负伤。徐良负伤后,四十七集团军著名的新闻创作人王俊魁、杨越朝专门写作了《路的呼唤》一文,使这一位英雄人物的事迹见诸于全国的许多大型报刊,但第一手采访材料来自于我之手。
  2024年8月2日上午,我来到了石鸿奎的住房。他正忙着做饭,这是他今天的第一顿饭。他说从起床到现在一直趴在电脑前工作,老婆让外孙子叫走了,饿得不行只能自己做饭了。
  因为我的到访,吃饭便成了次要,酌一口才是主要。其间,石鸿奎向我满含激情地讲述了他当年参与“1·7”战斗前的事情。
  1月3日,团政治处召开动员会,主任谈了这次作战的工作动员,宣传股的几位同志和石鸿奎都积极表态要参战。
  袁熙是团里出了名的摄影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摄影工作,并有近百幅作品发表在全国许多报刊杂志上,其中有多幅作品获奖。这次出击拔点作战是多么难得的机遇,袁熙当然当仁不让。为此,征得领导同意后,袁熙专程到昆明采购了许多战场摄影必备的器材。
  虽然当时石鸿奎是后备摄影,但袁熙是石鸿奎的摄影师傅,为了参加本次战斗也做了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加之这次出击作战因为人员有限制,所以谁也争不过袁熙,石鸿奎也没有与袁熙竞争的资格。
  李斌是团里专门送往军机关学习摄像的专业人员,也是唯一摄像的队员。说起李斌,我与他有很多工作中的交集。当时,他从基层团队来到上级机关学习摄影技术,人生地不熟。而我也是从基层部队借调来不久的人员,且年龄又相仿,因此很谈得来。摄像必须要深入实地采访,每次李斌和其师傅邵良敏下部队采访回来后,就会与我讲述在采访中的许多见闻,让我羡慕不已。这也使我和李斌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摄影和摄像人员确定后,又从作战部队抽调了四名有战斗经验的战士组成一个突击队,以保障这次作战所要获取的所有影像资料的安全。而石鸿奎他们只能排后,但血书、请战书他们谁也不甘落后地递交了上去。
  参战人员确定后,宣传股的几位同志都互相留言并祝顺利凯旋。战斗打响后不久,袁熙、李斌一行便冲向了敌阵。他们刚冲到一处开阔地就被敌军发现,敌军用炮火对他们的前进方向进行全面覆盖。随即便从前沿的观察所中传来,他俩和护送队员被越军炮火击中的消息。
  在后来的采访中,参与战斗的第一突击队成员,并在战后荣立一等战功的马治军亲口讲述了战斗过程。他们在发起攻击前便潜伏到了离敌近百米处,当战斗发起时,他们受到了敌炮火的压制,只能隐蔽在山坡处等待着首轮炮火的打击。而他们后方的开阔地更是炮火打击的重点。在掩体隐蔽、躲避炮火的瞬间,他们看到了后方开阔地几位战友被越军炮弹击中,肢体被炸飞的情景。
  那是极其残酷的战斗。13个小时,双方战炮不停。战后统计,我方参战人员近百人受伤中弹,牺牲22人,包括袁熙、李斌等人。
  说到此事时,石鸿奎已泣不成声。他说,如果那次是他上战场,他也已成为烈士,你信吗?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在参战二十余年后,417团对前线作战的事迹进行了回顾,由老团长刘亚苏、政委唐宏印主持编辑出版了《番号,镌刻在那拉》一书。由于“1·7”战斗照片的缺失,在英模宣传的图片中用了我近四十幅的摄影作品,我为此感到很高兴。
  《猫耳洞岁月》一书是去年在几位延安籍战友的商谈下才开始编辑的。由战友曹振喜、王延生、张宏伟、刘晓辉、井宁等发起,由我来执行,征集编辑此书得到了广大战友的积极响应。按照前期规划,是以417团为主,没想到现在还得到了四十七集团军部分战友的响应,这使我的工作压力更加大了。
  《猫耳洞岁月》一书得到了原四十七集团军军长钱树根及417团首长和战友的认可,并给予了积极支持和鼓励。钱树根老军长更是亲笔作序《不要忘记经历》。
  当年在参战期间,我担任四十七集团军政治部《猛进报》的编辑记者。转业回到地方后,仍然在当地《延安日报》从事新闻工作,并荣获了中国新闻记者协会颁发的“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在地方工作中,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工作之余编辑出版了《留在老山的记忆》一书,由著名作家高建群作《历史不可忘记》的序文。
  2016年在参战三十周年之际,我又重返老山。故地生游,感慨万千,著写了《老山永远的丰碑》一书,得到了著名军旅作家马文科将军的赞誉,并亲书“丰碑,挺起民族的脊梁”。他在序文中如是说:“丰碑是树在精神高地的战旗。弥漫硝烟中,满身创伤的勇士,踏着敌人的尸体,将一面残损的战旗插在血光洗礼的高地——这是经常浮现于自己脑海的难忘记忆。然而,当战争硝烟散去,青草重新覆盖了曾经搏杀的疆场,丰碑于是化作了阵地上凝固不倒的战旗。”
  “丰碑是映照灵魂深谷的明镜。树碑立铭,不只是为缅怀荣光的过去,更是对伟大灵魂的深情赞礼。”马文科道出了我真实的想法,也对《老山永远的丰碑》一书作出了最好的注释。
  《猫耳洞岁月》让我们重燃记忆,让我们对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新回顾。难忘过去、展望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