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7日
美景抬眼可见 幸福触手可及
——黄龙县通过点滴“小治理”凝聚城市文明“大气象”
  通讯员 杜婷 记者 孙艳艳
  城市环境风景如画,文明礼让蔚然成风,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如今的黄龙,天蓝、地绿、水清、路畅。以文明为帆,外增“颜值”、内练“气质”,美景抬眼可见,幸福触手可及,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彰显着文明的力量。
  文明创建,关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黄龙县强机制、补短板、抓落实、出亮点,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让文明的种子深入人心,让文明创建的成果惠及群众。
  城市功能“提档升级”
  “过去,小区乱丢垃圾现象严重,各种设施比较陈旧,现在改造后道路整洁了,路灯点亮了,线缆也变得规整有序了……”黄龙县城裕龙苑的居民陈大爷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今年城市环境改造以来,小区“重获新生”,陈大爷心里暖暖的,逢人就夸,“大家没事就去休闲健身区域锻炼娱乐,环境越来越好了!”
  为了让创建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黄龙县住建局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统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小街小巷提升、农贸市场治理、城市公园建设等,下足绣花功夫,补短板、强弱项,一个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一条条背街小巷精致如画,一座座公园游园颜值提升……城市环境更加宜居,百姓生活更加舒适。
  连日来,县住建局联合县经发局、消防队、应急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单位开展3次联合督导检查,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共整治飞线充电744条,清理楼道停放电动车、杂物54处。利用小区空闲地、边角地等地块,在兴龙苑、宏林湾、碧水湾等8个物业小区建设电动车停车棚2200㎡,增设电动车停车点73处,电动车停车位1500个,布置充电孔位360个。
  文明风尚“沁润人心”
  “以前办红白事,大家都要讲排场、比阔气,增加了不少经济负担。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后,大操大办的现象消失了,大家省心又省钱。”三岔镇村民曹庆祝深有感触地说道。
  近年来,三岔镇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婚俗文化、家规家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事迹,让村民的精神生活“富”起来。同时结合村情实际,创新宣传方式,成立文化宣传队,用通俗易懂、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宣传活动,把移风易俗的目的、意义、内容讲清楚,让移风易俗的“好声音”走进千家万户。
  村上的《红白理事会章程》对村民办理红白事宜各项细节作了具体规定:宴席不超过20桌,荤素搭配合理,菜量适当;婚事用车不超过6辆……大到酒席桌数,小到菜品种类,都严格把关,既倡导节约,又彰显新风。
  乡风文明的变化,得益于治理方式的创新。近年来,三岔镇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各村(社区)通过建起群众自治管理组织的红白理事会,明确办事标准和流程,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营造了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也得到广大村民的拥护和认可。
  深化创建“内外兼修”
  “您好,请戴好安全头盔,减速行驶。”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期,在界头庙镇主要干道交通路口,都能看到红马甲的身影。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群众的行为习惯在悄然改变,素养在提升,志愿者的身影也活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爱心,为这座城市注入大爱情怀,更为创建工作增添一抹暖色。
  界头庙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整治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乡村道路交通秩序。志愿者们深入辖区主要道路、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以案说法讲解无证驾驶、酒后驾车、超速超载、不带头盔、农用车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切实提高群众交通法治观念及安全意识。
  今年以来,全镇共组建12支志愿服务队,不定期对照群众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政策宣讲、环境卫生整治、爱心帮扶、健康义诊、送学上门等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走访慰问辖区困难群众、独居老人、困难党员等困难家庭30余户。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在十字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在街头巷尾宣传普及知识,到困难老人家中照顾饮食起居……随处可见的“志愿红”,成为界头庙镇最亮丽的风景线。彰显人间真情,传递城市温暖,广大志愿者在各条战线、不同岗位上,怀揣着滚烫的爱心,以实际行动温暖着这座城市。
  从细微处入手,推动公共设施整治提升,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进行升级改造,实施园林绿化大改善,推进口袋公园建设……黄龙正在用点点滴滴的“小治理”,凝聚起城市文明的“大气象”,“民生愿景”也在创建中变成“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