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06日
血洒直罗镇 献身奠基礼
——记用鲜血和生命书写忠诚的红军将领黄甦
    ● 嘉宾张选民

  主持人宁滢:本期嘉宾张选民生于1953年,富县交道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现担任富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退休后,先后在县老促会、县关工委、县老体协、县慈善协会做社会服务工作。参与编著《鄜州揽胜》,执笔编著《直罗镇战役》等。
  首先,请他为大家介绍一下举世闻名的“奠基礼”——直罗镇战役。
  张选民:1935年11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在进行了“割尾巴”战斗之后,仍面临复杂的斗争局面和严重的内外危机。于是,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立即在11月3日的“下寺湾常委扩大会议”上作出了重大决定:毛泽东正式成为军委主席,并与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率中央军委机关、红一方面军,开赴前线,准备于本月内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遂谋划决定发起“直罗镇战役”。
  1935年11月11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中央军委机关及红一方面军经甘泉洛河川向南翻山越岭,来到鄜县北道德塬,进驻东村,当日就与先期到达的红十五军团、中共鄜县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及所属地方武装和当地老百姓一起,隆重举行了会师、誓师大会。从那刻起,用25天时间,进行部署、指挥、总结了直罗镇战役。
  11月21日凌晨战斗正式打响,到26日全面胜利结束,激战6天,歼敌一个整编师又一个团,共计俘敌5367人,击毙敌师长牛元峰、团长石世安、郑树藩以下官兵1000余人;阻击溃退敌三个半师的兵力,又迫使西线敌五十七军余部三个师退回到甘肃合水以西;东线敌六十七军一个师退回鄜县县城以东;敌十七师向南退回黄陵。
  然而,古云,杀敌千人,自伤八百,在这次伟大的歼灭性战役中,以黄甦为代表的648名红军将士英勇牺牲。他们的牺牲是伟大而光荣的,也可以说,直罗镇战役胜利的意义有多大,黄甦将军他们牺牲的意义就有多大。
   宁滢:直罗镇战役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张选民:直罗镇战役全面胜利后,11月30日,毛主席在东村天主教堂里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大会,亲自作了题为“直罗镇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任务”的总结报告,毛主席精辟地指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苏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直罗镇战役是一次伟大胜利,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一是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础,打开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为日后党中央进驻延安,并使之成为中国革命指挥中心和大后方,举行了“奠基礼”。二是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三是打击并争取了国民党的东北军,加速了国民党军营堡垒的分化,对之后红军与东北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西安事变”产生了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四是振奋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拥护共产党、支援红军的信心,给全国红军和革命武装的革命斗争也是一个有力的配合和极大鼓舞。五是军事上的大转折。是长征以来红军组织的第一次主动进攻的歼灭性战役。六是迅速扩大了红军队伍,加强了刚刚会合而并肩作战红军的大团结,有力地巩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直罗镇战役之所以取得了伟大胜利,源自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正确指挥,依靠人民群众的保障有力,更是以黄甦为代表的648名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宁滢:说起直罗镇战役中牺牲的英烈,就不得不先讲述黄甦将军血洒直罗镇,献身奠基礼的英勇事迹和不朽精神。
  张选民:黄甦,又名黄苏,广东佛山人,190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粤剧艺人家庭。1935年11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委员、红一军团红四团代政委的黄甦在直罗镇战役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是这次战役中牺牲的红军最高级别的指挥员。
  宁滢:黄甦的一生是短暂而又光辉的,他的英勇事迹和不朽精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选民:黄甦出身贫苦,15岁背井离乡到香港谋生,在一家洋行做勤杂工,后来成了一名电器工人。随着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爆发,在党的领导下,他和其他劳苦工农大众的阶级觉悟被激发,17岁的黄甦应势而起,投身运动。1925年6月19日,在党的领导下,省港大罢工正式爆发。黄甦迅速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分子,并返回广州,加入省港罢工委员会纠察队,任第九支队队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模范纠察队队长。在工人运动中,成为革命的先驱。
  1930年11月12日,黄甦奉命离港赴闽,转入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月,被任命为新红十二军政委,他和军长左权积极组织和指挥部队,反击敌7个师10万多兵力向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
  1934年7月,毕业于红军大学的黄甦奉命组建红军第八军团,任红军第八军团政委,10月率部参加长征。在湘江战役中,掩护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浴血奋战、奋不顾身,为红军保存了骨干力量和珍贵火种,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用忠诚书写了浓墨重彩而又极其悲壮的一笔!
  湘江战役,红军损失惨重。1935年12月,黎平整编,红八军团减员严重,而被撤并入红五军团,黄甦被复任为红一军团第一师政委,顾全大局,毫无怨言的他欣然受命,和师长李聚奎坚决执行强渡乌江天险的战斗任务,奇袭龙溪,强渡乌江,夺取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第一个伟大胜利,粉碎了敌人利用乌江天险夹击红军的阴谋,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及黔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的1935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在俄界的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随着部队整编缩编,黄甦所在第一师被编入第一纵队,他则降为大队指导员,毫无怨言的黄甦忠诚于党,坚信紧跟党中央毛主席,一定能走出困境。
  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7000余人,在党中央毛主席率领下,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踏进陕北苏区的吴起镇,“切尾巴”战斗胜利后,黄甦率部随红一军团,于11月初进入反“围剿”前线,即鄜县西北部地区,按照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部署,投入直罗镇战役。
  1935年11月20日下午,敌五十七军第一○九师进入直罗镇,钻入红军事先布好的口袋阵。当夜,红军悄悄包围了葫芦河川直罗镇一带。21日拂晓,两面山岭上红一军团由北向南,红十五军团由南向北对敌一○九师突然发起猛烈攻击。黄甦率领红四团担任主攻,向敌重兵扼守的要害部位发起冲锋。守敌据要地拼死顽抗,战斗十分激烈,红军进行激战争夺。就在黄甦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率部夺取第五个小山头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他那伟岸的身躯,永远的留在了直罗这片红色的沃土里。
  战后,在东村的总结大会上,毛主席在报告中全面总结了直罗镇战役胜利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并在讲话时,重点介绍了黄甦的英勇事迹及斗争经历。他郑重而深情地指出:“我们时刻准备牺牲,我们的牺牲是换得全国全世界工农的解放,我们的牺牲是有意义的。黄甦同志是中央委员,他的牺牲是有意义的。”
   宁滢:这次战役的胜利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财富?
   张选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89年前毛主席总结直罗镇战役胜利的四条原因,实质上也揭示出直罗镇战役焕发出来的“直罗精神”。
  一是团结战斗,不怕牺牲,勇夺胜利的斗争精神。二是抓住关键,突破重点,争取主动的斗争智慧。三是准备充足,不打无准备之战的战斗作风。四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一切胜利的可靠保证。
  如果说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13年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形成的精神财富,那么从源和本,流和支的逻辑关系上看,直罗镇战役精神就是延安精神的奠基元素,是延安精神谱写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