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9日,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中共延安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的若干措施》。全会强调,要围绕“七个方面”高标准全面承接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和省委改革举措,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社会治理。社会治理高效能无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延安实践的重要方面之一,同时也为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我们要结合延安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实际,深度挖掘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探寻推动延安基层社会治理实现高效能的路径。
理念引领。治理的本质是服务,服务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基层治理的核心理念。通过聚焦民意、服务民生,解决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满足群众的需求,满足人民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追求,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这就需要加强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通过提供更为精细化、更为快捷的服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供给质量,确保治理措施真正惠及群众,进而开创基层治理崭新格局。延安市志丹县基层调委会严格要求调解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有关办理案件流程履行协议,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积极摸索出“三心一联”工作法,即“热心、细心、耐心加回访联系”的互联调处机制。
党建引领。基层党建强,基层治理则强;基层党建弱,基层治理则弱。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实现基层社会善治的总钥匙。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新时代解决新矛盾、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依靠党建引领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通过调研,志丹县义正镇实行中心户长对管理户“1+N”的管理模式,纵向形成“党委、村党支部、中心户长、群众”四级联系工作体系,党建工作嵌入到基层治理当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主导性功能和全局统筹作用,从而形成体系合力。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多元主体共管,责任划分明确、层层落实、上下监督有力是实现治理高效能的重要前提。
机制引领。制定和完善各类制度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建立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综合执法查处机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构建“群众提议、议事会决策、村民(居民)委员会执行、监委会监督”机制,实现群众做主定事务、群众当家管事务、干部认真抓服务的目标。“红白理事会”和“农民家庭会”已成为志丹县义正镇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两张“名片”,在推动村民自治、善治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延安市在基层治理中要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充分利用集市、节会和“三下乡”活动等有利时机,启动实施“百姓大舞台”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议自评、自育自强”的方式,积极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
技术引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基层治理实现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数字赋能体现为技术引领,就是及时把先进技术应用于基层治理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基层治理信息化、智能化。具体来说,就是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基层治理的社会服务当中,构建基层治理智能系统,搭建智慧平台,通过线上平台发布政策信息、收集民意诉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度,运用智慧赋能实现治理方式扁平化、智能化、精细化,实现技术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技术,基层治理可以拓宽群众参与渠道,群众通过互联网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等随时随地参与基层事务,基层组织能够及时公开政务信息进而提高治理透明度,优化工作流程。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问题,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精准地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总之,从理念引领、党建引领、机制引领、技术引领等多个路径推动延安基层社会治理实现高效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延安实践的重要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