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岚
9月29日,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陕西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全面承接落实党中央部署,审议通过《实施意见》,为全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任务书、路线图。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上,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多措并举,以实绩实效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延安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延安要聚焦以下七方面全面承接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和省委改革举措。
经济发展高质量。高质量意味着能够提供更多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经济发展要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城乡等协调发展;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提高开放水平。不断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治理高效能。社会治理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应处理好维稳与维权、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社会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增强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逐步实现社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专业化、科学化、智能化,治理过程的社会化、法治化、民主化,有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文化塑造高品位。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深化文化领域改革,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生活新期待。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让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群众生活高品质。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生态建设高水准。生态建设既涵盖环境保护,也涉及社会发展,一头连着社会发展和谐稳定,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新时代应始终坚持好生态就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理念,在生态建设上下功夫。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质量。
安全支撑高能级。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加强安全教育,全面筑牢安全防线,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加强区域应急力量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监管,保障基层党建、意识形态、信访维稳、食品药品等领域绝对安全,依法严惩违法犯罪活动;强化科技赋能,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党的建设高标准。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能力,创新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方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促改革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督导,重考核,抓落实,坚持追责问责;加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充分发挥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保障作用,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延安实践的强大合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延安实践新篇章。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科学设定改革总体目标,准确把握市委“五个都要”的改革总体要求,聚焦政治站位、对标对表、延安味道、党的领导四大重点,完善促进“四类经济”发展机制、突出“七个围绕”全面部署构建“一园四区”协同联动推进机制、健全完善深化“三个年”活动机制以及积极推进其他重要改革四大板块26项改革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以及延安改革发展工作,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坚定信念、久久为功,走出一条贯彻党中央精神、彰显陕西特色、符合延安实际的改革道路,把党中央战略部署、省委工作安排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延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