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戡,字胜之,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进士出身,先后任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两次入蜀,知成都府、益州,修治城堞,疏通护城河。再擢升陕西都转运使、永兴军知军等职。
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八月,程戡以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宋代以二品以上的京官或带有中书省、枢密院的头衔来担任级别较低的知州、知府,则不称“知”,而称为“判某州”“判某府”。程戡曾任参知政事、副枢密使等朝廷要职,又以宣徽南院使名义出任,故曰“判延州”。唐宋间,延州为军事重镇与蕃部集中之地,程戡出镇延州六年(嘉祐五年至治平三年,1060—1066)间,在城防建设与安抚蕃部方面建树颇多,《宋史》有传。
此前一段时间,归附宋朝的党项熟户苦于边吏苛暴,被西夏引诱逃亡者不在少数。程戡上奏朝廷:“蕃部所以亡去,苦边吏苛暴,为西人诱略尔。”即使对其首领“慰恤以言,犒赐以酒肴茶帛,亦未足以结其心也”。因此建议将深得党项熟户拥护的昭明等蕃部酋领“为路分钤辖、都监,各部一将军马,兼沿边巡检使,勿复专蕃部事”,对蕃部“首领有才武能立战功者,愿得召见,辟补为蕃官”,并纠正以往“覃恩蕃官例不序迁”等不合理规定,这些建议均被朝廷采纳。
程戡还对延州稀疏单薄的城墙垛口进行了增筑加固,这项工程惠及后世:“延州夹河为两城,雉堞卑薄,尝为夏贼攻围,登九州台下瞰城中。戡调兵夫大增筑之,后以为利。”此时程戡已经年过七十,数十次奏请告老致仕,英宗皇帝不许,“遣中使赍手诏问劳,赐茶药黄金”。治平三年正月他再次上奏恳:“臣老疾剧矣!高奴屯劲兵为要地,岂养病所邪?”皇帝终为所动,诏回京城。不料返京途中逝世于澄城。朝廷哀之,赐赠太尉,谥号康穆。
(选自延安地方志丛书、段双印主编的《延安古代历史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