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女士日前辞世。许多见过、听过、读过叶先生讲诗词的人们表达了深情缅怀,感谢她为公众打开了一扇门,通往美好、高洁的中国诗词殿堂。
文以修身,诗以养心,古典诗词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可这些优美隽永的文字又有相当的“进入门槛”,无论是自己琢磨,还是听人讲解,都很需要静心凝神。就在追忆叶先生讲诗写诗,“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的同时,很多人也在追问,现在还有人读古典诗词吗?
在这样一个快餐文化泛滥的时代,一切都追求“短平快”,大众生活习惯似乎与诗的精神相去甚远。高强度的感官刺激,浅表化的过载信息,随手可及的数据检索,让思维的专注、深刻与记忆力,都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调查显示,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已下降到了8秒。与此相应的信息获取习惯则是——脑中往往尚未建构起真正的意义,手指与目光已匆匆滑往下一个目的地,似乎看了很多却鲜少沉淀下有价值的内容。尽管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但互联网的深刻介入,似乎正在冲击古老的文化根脉,让我们与诗词的审美体验渐行渐远。
或许有人会说,在这样一个“诗歌无用、诗意无存”的年代,读诗有什么用?对此,叶先生曾朗声作答:“让人心灵不死。”作为个体,每个人都难免迷茫困顿,进而质疑世事的无常、追问生命的价值。而古典诗词之中,恰恰就有某种永恒的意义。盛唐已去,但留下了李杜诗篇;大宋不再,但传承着宋词清丽。古典诗词里,承载着超越时代的文化认同:那些我们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千般思绪、百种况味,前人早就那么深刻地体验过、描摹过,也排解过、超然过。也正是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认真去读,每一代人总能被古典诗词中精妙的境界、细腻的情感打动,找到内心的静好,丰盈精神的世界。诚如所言,“世界永远焦虑,诗却是一种定力”。
人生难免忧患,面对纷繁遭际,叶先生提出了“弱德之美”的概念。“弱德”指的不是“弱者”,不是放弃、躺平,而是每每在困难的时候,总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就像石缝里钻出的小草,看着柔弱,却默默生长,最后甚至能掀翻石块。“我的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传递这份永恒的诗心,也会让更多人获得“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懂得欣赏每个路口的花开花落、过好生命之旅的岁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