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7日
南泥湾革命旧址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韩荣丽
  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精神力量。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全市境内分布革命旧址445处,每一处都承载着不同寻常的历史,南泥湾革命旧址位列其中、璀璨夺目。南泥湾现存的革命旧址共15处,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及垦区政府、延安炮兵学校、桃宝峪干休所等4处旧址保存完整且已开发利用,七一八团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七一九团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一七团一营营部、三五九旅旅部等11处尚未开发利用,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将使南泥湾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精神内涵
  红色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是丰富文化遗产体系的需要。南泥湾革命旧址全面反映了三五九旅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这段苦难而又辉煌的历史,南泥湾的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旧址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南泥湾革命旧址作为延安时期我们党艰苦奋斗史的载体,对南泥湾精神的深入挖掘至关重要。延安坚持政策导向,本着慎重修建、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原了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及垦区政府、延安炮兵学校、三五九旅旅部等旧址,并对金盘湾粮库、七一八团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七一七团一营营部等旧址进行了修护。要使南泥湾红色文化资源在未来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应积极引进文博专业人才,邀请专家教授“传、帮、带”,创新场馆讲解内容形式,培养研究型讲解员,形成良好学术研究氛围。同时,实施精细调研,走访历史见证者、革命英烈后代等知情人士,实地考察旧址保护情况,收集整理原始档案资料,理清红色文化资源家底,做好革命旧址和文物的保护及申报工作。此外,还要发挥好高校、党校、干部学院等阵地作用,积极搭建合作平台,让旧址管理单位与相关从业人员形成合力,共同研究南泥湾红色文化资源。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丰富思想内涵和革命精神,是一种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是砥砺品格、培根铸魂、凝聚精神的需要。南泥湾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最艰难最关键之时,这种革命文化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是我们开展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党性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将南泥湾红色文化资源引入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观看红色影片、成立红色社团学党史、组织学生到南泥湾实地参观,鼓励学生化身“小小讲解员”等形式,让学生感悟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之苦,提升榜样力量。同时,畅通理论教学“主渠道”,将南泥湾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养分,宣讲南泥湾经典红色故事,举办南泥湾精神专题讲座,让高校思政教育反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此外,将南泥湾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性教育,用南泥湾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提升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延安采取党员干部到南泥湾革命旧址现场参观与理论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南泥湾红色文化资源党性教育功能,高校、党校、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立足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历史研发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微党课等课程,加大科研投入,编写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历史教材并投入干部教育,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让党员干部从南泥湾精神中不断汲取前行力量。
  有序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宝贵的经济资源,将其渗透、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才能形成高水平、高质量、高创新的发展。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声名远播,发挥好这块金字招牌的经济效益是延安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近几年,政府加大南泥湾开发投入力度,带动红色旅游、红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实施了以下举措:一是种植景观性稻田、修建党徽广场、打造湿地公园等旅游项目,提升“吸客力”;二是对具备开放条件的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址等场馆全面开放,对三五九旅旅部、七一七团一营营部、七一九团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旧址继续修缮;三是增加旅游专线,发展特色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丰富市场供给,形成吃住行一体红色旅游服务体系,推动南泥湾红色旅游高层次发展;四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宣讲南泥湾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精神,提高知名度,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将继续坚持挖掘、保护与利用多措并举,不断赓续红色血脉,提升南泥湾红色文化影响力,让南泥湾精神薪火相传。
  (作者单位:陕西延安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