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7日
包佳翔:千里支医 谱写浓浓“山海情”
通讯员 李浩楠 李云龙

  近年来,在苏陕协作、宜延帮扶工作的推动下,江苏省宜兴市先后派出51名医务人员来到延长县,从学科建设到业务技能,他们身体力行、授人以渔,进一步提高了延长县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用合作帮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延长百姓的就医难题。
  千里支医路 诠释医者初心
  援陕是使命,也是责任,更是情怀。苏陕协作计划开始以来,宜兴市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中医师包佳翔身边不少同事背上行囊,奔赴千里之外的延长援助。去需要的地方,让手中的技术帮扶更多人,在包佳翔心中,早就种下了一颗“去延长”的种子。
  “在接到科室对口援助延长县中医医院工作的通知后,我第一时间请缨,主动要求前往延长县中医医院儿科开展医疗援助工作。”包佳翔说,“我时刻准备着去延长,这个愿望终于在今年得以实现。”
  2024年8月,包佳翔作为宜兴市“组团式”三支队伍的一员收拾行囊,告别妻儿父母,怀着忐忑和憧憬之心,义无反顾地奔赴千里之外的陕西,来到延长县中医医院开启他的支医生涯。
  从宜兴到延长,跨越千里,坐了高铁,又换汽车,窗外高山绵延,层峦叠嶂,让久居平原的包佳翔,心潮澎湃。“我用亲身体验证明了‘千里之遥’有多远。”包佳翔坚定地说道,“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在这片黄土地干出一番事业的信心。”
   倾我所能 提供最优质医疗服务
  初到延长,完全陌生的医疗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性,都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心灵冲击。一到医院,包佳翔立即到科室了解情况,积极开展问诊、手术示教、业务查房等工作,以满腔热情投入当地的医疗工作中。
  当笔者见到包佳翔时,他正在儿科病房,一边查看一名患有过敏性紫癜的小女孩的病情恢复情况,一边给医护人员讲解治疗重点。“小姑娘来的时候手足肿胀,下肢有明显的皮疹,经过常规的抗过敏和抗炎治疗,辅助中医耳穴压豆技术治疗,到现在第五天了,病情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马上就可以出院了。”包佳翔介绍道。
  “从宜兴来到延长,为延长人民的健康出一份力,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包佳翔说道。在工作中,包佳翔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他看来,医生不仅要治疗疾病本身,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因此,在诊疗过程中,他总是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和疑虑,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沟通和解释。
  “包医生非常关心我女儿的病情,不仅经常查看病情恢复情况,还经常耐心地鼓励她要坚强勇敢面对,在包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我女儿的过敏性紫癜逐渐好转,我们做父母的,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下来了。”患者父亲刘龙提起包佳翔的诊疗服务赞不绝口。
  让更多的老百姓就近享受到更好、更安全的医疗服务。2024年8月至今,包佳翔参与延长县中医医院儿科危急重症疑难病诊治28例,主诊儿科门诊与住院中药治疗300余人次。除此之外,他还多次参加义诊、体检活动,正如他所说,援陕是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援陕医疗队的一员,我会时刻牢记组织的殷切嘱托和期望,倾我所能,为延长人民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支医延长,“传、帮、带”是包佳翔心里早已为自己设定的工作任务,做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做到既要“输血”又要“造血”。
  在精心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医疗服务的同时,包佳翔还积极开展小儿各类推拿、刺四缝、耳尖放血、耳穴压豆等中医操作技术培训,并通过学术讲座、常见病应急能力带教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护人员医务水平。
  延长县中医医院儿科护士长闫亚瑞说:“包老师来到我们科室以后,对我们的护理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与支持,不仅教授了我们很多关于中医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手把手指导我们学习推广小儿推拿技术,这项技术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在他的指导与帮助下,我们的业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刺四缝和耳穴压豆是传统中医治疗技术,我以前对这两项技术只是在课本上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在包医生的指导下,我学习到了这两项技术,并应用到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延长县中医医院儿科医生张建婷说道。
  截至目前,包佳翔已开展教学培训学术讲座16次,通过手把手教学培训,4名医师已能够独立开展小儿各类推拿及刺四缝、耳尖放血等中医操作,3名医师能够独立中医辨证诊治。
  “在延长的每一天,我深切感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和感激,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包佳翔表示,“援陕之路才刚开始,我会脚踏实地地走下去,不负时光,不负韶华,怀着满腔热忱,尽职尽责,为延长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同时,我将继续加强与中医院同事们医学经验、诊疗经验的分享,促进延长医疗服务发展,为苏陕协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