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举措,更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的执政安全的迫切需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对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发扬民主与正确集中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不能割裂民主与集中的有机联系,搞家长制、一言堂或者搞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要不断提升民主集中制素养,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民主集中制的执行能力,尤其是“一把手”要规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允许不同意见的碰撞和争论,自觉自信自强地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精神要求处理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多重利益关系,科学化解现实存在的矛盾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之间的和谐,努力营造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从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持实事求是、触及灵魂的基本原则,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积极营造出“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氛围与效果,使批评武器回归到既正视过去与现实的问题又着眼未来的发展与完善这一运用逻辑上来。
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
一是通过完善法规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构建和运用严明严格严谨的法规制度体系,充分运用制度所具有的独特的引导力、规制力和约束激励功能,不断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化、规范化,从根本上保证党内政治生活的健康、常态、规范开展。二是通过严格执纪问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重要的是要用好《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把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作为基础性工作深入推进。三是要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一种胸襟气度,更是必备的基本政治修养。
四、着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自我修养
一是提高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是党员干部政治态度、政治品格的体现和反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解决“总开关”问题放在首位。要打牢思想根基。深化学习教育,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归属感,补好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要注重实践养成。以改进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根本,通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从而更加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要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的反馈评估机制。把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评估各级组织和班子落实管党责任和党建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对实施主体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强化党性修养。“共产党员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既是改造客观世界、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改造主观世界、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需要。”要开展经常教育。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作为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具体化。要开展预防教育。对于干部在党性党风上出现某种倾向性问题,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提醒党组织和党员加以防止和纠正,把教育工作做在发生问题的前面,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要提升道德涵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强调,要注意道德操守,道德上失足有时比某些工作失误杀伤力还要大。要求领导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为官之德,并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同时,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谨慎交友,摆脱低级趣味,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和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蚀。
五、以“综合创新”来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生活一定要创新,不创新,那形式也巩固不住。一要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理论创新。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进行科学的、权威的阐释;深入研究并总结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经验和新鲜经验,深刻把握我们党的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世界其他政党的有关有益做法,以资借鉴。二要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法规制度体系的创新。既要明确目标任务,厘清各个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要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把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难题作为制度创新的优先任务;既注重充分发挥专职部门、专业机构和人士的作用,使法规制度的设计足够专业,又要注重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其中,使法规制度足够接地气。三要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方式方法的创新。从路径上看,重要的是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要鼓励地方、基层组织、广大党员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使基层的实践探索创新在顶层设计的指导引领下有序推进;从技术手段上看,重要的是要把握信息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运用大数据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建设,在“互联网+”与党内政治生活的融合上实现新突破,着力优化和建立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崭新方式方法。
六、完善常态化的监督机制
一要实现监督主体多元化,构建党内、党外高效配合的大监督格局。一方面,可以确保党内各监督主体既各司其职,又相互支持与配合,进而强化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切实发挥人大、政协等宪法规定的党外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尤其人民群众这一最广泛监督主体的评议和监督力度。二要实现监督方式多样化,形成传统监督与新型监督并举模式。在不断完善诸如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民主生活会、谈话和诫勉、信访处理等这些传统监督方式的同时,应该根据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适时创新监督方式。利用网络新技术、手段,搭建网络监督平台,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网络舆论监督工作。三要丰富监督内涵,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内容体系。要强化对领导干部权力和作风、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努力构建民主、公平、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同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与具体绩效目标的考核情况,综合评价党员干部的工作成效和群众公认度。鼓励与激励敢于担责、勤政务实的优秀干部,对于作风轻浮、弄虚作假或者消极不作为的党员干部则给予必要的惩罚。
(作者单位:陕西外经贸城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