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巧玲校长正在授课
● 学员们研讨交流
● 学员们观摩学习
▲曾鹿平教授为学员授课
● 学员正在培训中
▶ 孙刚成教授正在与学员交流 近日,为期一周的“国培计划”陕西省农村市县级小学骨干教师访名校浸润式培训班与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专题研修培训班在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成功举办,来自陕西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延安精神在新时代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
12月8日,随着陕西省农村骨干教师访名校浸润式培训课程的学员们满怀期待地走进新区二小九思堂,为期一周的研修之旅正式拉开帷幕。次日,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专题研修课程的学员们也完成了报到,两大项目同期开展,各具特色,共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教育画卷。
在“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专题研修课程”中,学员们首先参加了开班仪式和动员讲话,对培训方案有了全面的了解。随后,曾鹿平教授详细讲解了延安时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为学员们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破冰活动和临时党支部的组建,学员们迅速融入集体,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刘瑞儒老师围绕“用红色资源培育教育家型优秀教师”主题,对如何有效利用红色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教育家情怀与能力的优秀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郝凤年老师则以“延安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为题,深刻阐述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引导学员们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校长高巧玲分享了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润心教育实践,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张国栋老师则带来了“延安精神铸师魂,课程思政育新人”专题讲座。学员们还实地观摩了延安市“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示范校”,深入了解了延安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此外,延安市教育局副局长王今诚和孙刚成教授等专家也分别就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育人实践的感悟与分享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与此同时,陕西省农村骨干教师访名校浸润式培训课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学员们在九思堂参加了开班仪式和动员讲话后,便迅速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中。孙刚成教授围绕“延安精神与教育家精神的契合及观念变革”进行了专题讲座,高巧玲校长则分享了润心教育在小学实践中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深度跟岗研修环节,学员们深入一线教学现场,观摩了润心课程教学并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此外,学员们还参观了桥沟小学、柳林镇中心小学等学校,了解了这些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值得一提的是,两大研修课程都特别注重现场教学和实践环节。学员们分别前往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地进行现场教学,深刻感受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学员们还围绕延安精神思政金课、润心教育理念指引下的党建品牌观摩学习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实践。
来自宝鸡市凤翔区纸坊中学的宋琪表示,通过高屋建瓴的专家报告,领悟学习到了延安精神的精髓内涵,明晰了铸魂育人的根本在于坚定理想信念,而示范校实地观摩,则让他感受到红色文化浸润教育,领略了革命精神在延安的传承和发扬。虽然不止一次来过延安,现在他却无比坚信:这片黄土高原的沟壑峁梁上,每一处都闪耀着历史的光辉,孕育着伟大的精神,播撒着红色的种子,满载着鲜活的故事。
经过一周的紧张学习,两大研修课程于12月15日圆满落幕。在结业仪式上,项目组为学员们颁发了培训证书,并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不仅让他们深刻领悟了延安精神的精髓要义,还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和实践机会,将对他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次两大研修课程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延安精神的一次深刻传承和弘扬,更是对新时代教育创新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将不断开创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高艳 徐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