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继斌
近日读了丁淑芳老师的《喜柿红了田庄塬》一文,仿佛与她一同踏入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秋日画卷。
当我开篇读到“我童年里唯一能品尝到的珍果”“送到我嘴边,轻抿一口,那软糯的果肉于舌尖绽放,甜蜜的汁水瞬间盈满口腔,令人心醉神迷,那甜丝丝的美味,至今仍难以忘怀……”时,我同她一样,仿佛甜丝丝的珍果美味盈满口腔,不由得绞动着舌尖,品尝她捧给我们的鲜美。那细腻的触感仿佛在抚摸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如同品味着秋天的味道,是丰收的喜悦,是时光沉淀的甜蜜。
“鸿雁南飞,凉风拂过”,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在黄陵县作协的带领下,一行人踏入这片充满传奇与诗意的土地,给读者展开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柿树苍劲的枝干和枝头那簇拥成团的红柿子,仿佛在告诉读者,柿树和柿子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变迁。“苍劲”“簇拥成团”“红柿子”的用词多么准确和概括啊!
用田庄镇人大主任梁浩坤的介绍,树经百年风雨,其中有300年龄的126棵挂牌保护,让古老的生命得以延续,见证时代更迭。像黄帝陵一般,一草一木都有它的历史价值、深远意义;用康裕丰有限公司陈总的话,介绍柿子的品种、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它的历史渊源。
人们漫步在柿子园里,能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祥和。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鸟儿的鸣叫,微风拂过树叶和柿子的轻响。这片园子,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但是,在黄陵县作协的启动下,作家们却在每个秋日以它独特的风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沉醉在它的美、它的韵中。它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藏,承载着四季的轮回,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永远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属于它的独特魅力。
文章结尾部分,由参观一条龙生产的工厂,以及环境的变化、作者的联想展望,把古人、今人承接在一起,缓缓揭开了那隐匿于乡野间,宛如一位佳人的柿子园的神秘迷人的面纱,展露出无尽的风情,引得读者不由自主地踏入这片如画如诗的天地,去探寻她的美妙,去歌颂她的韵致。
她将静静地等待着人们来欣赏、来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