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川县紧紧围绕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切实做好苹果产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稳定增加果农收入,促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苹果采摘以后,要及时收网,把网一定要捆好,防止风把网刮散,同时能防止冬季下雪把网压坏,也能提高网的使用年限……”
12月18日一大早,在洛川县黄章便民服务中心黄章村的苹果园里,一片忙碌而有序的农忙景象,洛川县苹果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王晓东正在指导果农有条不紊地收集绑扎夏季用以抵御雹灾的防雹网。
黄章便民服务中心黄章村村民李文强,近几年他家苹果都会不同程度遭受冰雹袭击,去年在政策的扶持下,他给自家17亩果园全部搭建了防雹网,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
“我们这一块属于冰雹带,多年受冰雹影响,我们村民都急盼搭建防雹网,搭了防雹网以后,会减少冰雹的影响,提高苹果品质。”李文强说。
洛川县在加大防灾减灾技术培训推广力度的同时,整合项目资金,引入了烟雾筒和“果园防冻电能烟雾器”,采用前沿科技以特殊的雾化原理,在低温环境下利用果园农用电动三轮车的充电口迅速制造浓密烟雾,形成一层“保暖屏障”,有效提升果园内的温度,显著降低冻害风险。
黄章便民服务中心金盆村党支部书记周小鹏告诉记者,金盆村配备防冻烟雾桶300个,烟雾发生器114个,每年倒春寒来的时候,村里提前发给群众,到防冻的时候,就提前广播通知,让群众统一防冻,达到统一集中防冻效果。
低温霜冻、冰雹、高温干旱、持续阴雨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健全完善果园防灾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已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2022年至2024年,洛川县已累计搭建防雹网12.5万亩。
今年以来,洛川县将苹果防灾体系建设作为“十大民生实事”,积极主动组织开展果业花期冻害防御工作,组织技术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并充分利用微信群、乡村大喇叭、新闻媒体等向广大果农传播果园防灾知识,把防灾减灾技术知识送到农户手中,引导果农、合作社科学、规范、有序进行群防群治。截至目前,全县已储备防冻烟雾桶4.12万个、烟雾发生器2000台、防冻物资10.16万吨、草垛1.2万个,建成防冻试剂示范点12个共3010亩,大大提高了果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今后,我们在果园的防灾体系建设方面,力争使冰雹带沿线的防雹网搭建达到全覆盖,同时我们研究便捷式防雹网搭建类型,降低果园的劳动投资成本,在春季的晚霜防冻方面我们要加大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降低自然灾害对果树的危害程度,提高苹果园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全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王晓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