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6日
激活人才“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倪小红
  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科技成果《综采工作面巷道单元支护装备及智能搬运机器人研发与应用》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等奖;
  《“基于动态地质模型大数据融合迭代规划控制策略的智能开采技术”》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沿空留巷支护装备与智能搬运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入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标杆案例;
  一号煤矿入选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创新应用企业名单;
  陈宁、焦飞、宋亮、杨永岗荣获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
  职工高山虎、焦飞被评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杨永岗被评为“全国煤炭行业青年技术能手”……
  这些,是以“人才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智能矿井、智慧矿区”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一号煤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模式,想尽一切办法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力争在政治上给地位、经济上给实惠、生活上给帮助、发展上给扶持,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职工有舞台,为矿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筑巢引凤”,广开门路“育”人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我们要把锻造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强企战略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个人成长与矿山发展同频共振,双向发力,开创‘出煤、出彩、出人才’的良好局面,使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美誉度得到显著提升。”谈起一号煤矿智能化人才培养,该矿总经理焦稳锋感慨万分。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筑巢引凤的关键是才干。为让有理想、有抱负的“追梦人”实现快速成长,该矿创新培训载体,积极为青年职工搭建成长成才的“练兵场”。该矿在劳模创新创效工作室、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和井下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又建成集智能管控云平台、基于动态地质模型大数据融合迭代规划控制策略的智能开采技术等12个系统的智能矿井实训基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把枯燥的课堂搬上“云端”,让课堂更有感染力、培训更有吸引力。
  大学生入职矿山如何尽快成长为一名专业人才?一号煤矿给出的答案是:根据个人特长做到“精准滴灌”“适时施肥”,厚植成长“土壤”。该矿实施“一线锻炼”“轮岗轮训”等培养机制,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生产科室负责人与新入职大学生签订“师徒协议”,切实制定专属职业规划,助力大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具备专业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该矿在做好“育”字文章的同时,注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利用内部优势资源,将懂技术、有经验的“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创新达人”“草根专家”们请上台当老师,为职工讲技术、传经验,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和设备厂家举办专题讲座,通过“内培外训”和“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抓好技能人才培训。
  “良好的学习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发光出彩的舞台,让我们不断在岗位上建功立业、逐梦前行。我今天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矿山的培养,非常感恩企业为我们青年人提供驰骋的广阔草原。”1988年出生的杨永岗,是准备队的一名检修员,经过17年的磨炼,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成长为“全国煤炭行业青年技术能手”,多次在全国、行业级大赛中斩获佳绩。
  “暖巢留凤”,别具一格“强”人才
  有人说,一号煤矿是一座很“奇特”的矿山,只要是怀揣着梦想的奋斗者,总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哪怕再普通的人,在这片勤劳奋进的土地上,都能“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这份仰望星空的勇气从哪里来?是一号煤矿给的底气。该矿敢于打破人才的“屏蔽门”,坚持不唯学历,不唯阅历,不唯年龄,不唯出身的选人用人导向,以实绩说话,以业绩用人,以德修身、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一直是一号煤矿用人的法则。
  该矿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坚持常态化开展三小一练、职工技能大赛、职工技术比武、岗位达标等,为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创建擂台,铺就快速成长的“高速路”。同时持续深化“双创”工作,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定期开展全员创新成果评比,对科技含量高、产生效益大、推广价值高的成果原创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在为他们发“红包”的同时,还将他们纳入管理人员和后备干部的“人才库”,让人才队伍奋斗有舞台、表现有机会、努力有回报。
  今年54岁的李东升是技术中心的培训主管。去年,李东升获得陕西省“首席技师”荣誉称号,省上给了1万元奖金,矿山又奖励了1万元。沉浸在“碎银几两”的喜悦中还没出来,一个月后,他又得了个更大的“福利”,在53岁快退休的年龄,享受到副科级干部待遇,每月工资增长了近5000元。
  “对基层一线人员高看一眼,对埋头苦干者厚爱三分。”这是一号煤矿对基层职工的关怀。现如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风吹拂着矿山,让技能人才有“里”又有“面”,带动更多先进人物、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竞相涌现,让他们真正成为矿山的“香饽饽”,助力矿山发展建设。
  “固巢育凤”,齐心协力“聚”人才
  如果说育才、用才体现为一种价值观,那么如何爱才、惜才更体现为一种情怀。一号煤矿多方位研究探索,形成多条“暖心之策”,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积极营造政策留人、服务留人、事业留人的大环境以及尊重、关心、支持各类人才的良好氛围。
  关爱人才,是要有一定的投入,就是给“位子”、奖“票子”、发“牌子”。为了让年轻人看到技能工人职场晋升通道,看得到事业前途和人生希望,该矿拿出了颇有“含金量”的诚意,在薪酬分配倾斜生产一线,倾斜艰苦岗位和关键技术岗位,引导职工向生产一线岗位流动,向艰苦岗位和技术技能岗位流动,实行技能等级津贴制度,特级技师最高可享受每月1500元的津贴,激发员工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热情。截至目前,该矿累计有7名优秀技术能手享受副科级待遇。
  此外,该矿在人才综合服务上下功夫,全心全意当好“服务员”。不断完善人才生活保障制度,从工作上、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人才的成长,主动帮助解决技能人才的住房、医疗、子女入学入托等实际困难,建成母婴关爱室、爱心托管班,免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认真倾听技术人才在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体面劳动等方面的诉求,坚持“逢喜必贺、逢病必探、逢难必帮”,强化对优秀职工和困难职工的慰问,建立领导直接联系和定期走访人才的长效机制,营造留人良好氛围。同时加大对“技术能手”“技能大师”“劳动模范”等优秀员工的推介和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让高素质人才“名利双收”,让人才体会到企业大家庭的暖心与温馨,让人才找到“家”的感觉,凝聚起“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