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星棋)1月13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已于2024年9月25日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提请首次审议,2025年1月9日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将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延安继宝塔山之后,又一重要标识立法。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溯源、寻根、凝心、铸魂”的精神家园和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是经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分类第1号。从汉武帝堆土筑台祭祀黄帝算起,中华儿女在黄帝陵祭祀的传统已有2000多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情感纽带。同时,桥山黄帝陵拥有我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制定保护条例十分必要。
《条例》分为5章31条,主要对适用范围、保护原则、政府及部门职责、保护对象、传承利用、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
《条例》明确,黄帝陵保护区域内的文化遗产、古树名木以及黄帝陵的历史风貌和周边自然环境应当依法予以保护;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人民政府应当促进黄帝文化、黄帝陵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世界华人合力等内容。规定延安市、黄陵县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划分负责黄帝陵保护和管理工作,依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自然环境管控等有关工作。
《条例》的出台,将更好地保护、管理和传承利用黄帝陵文化资源,确保黄帝陵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至高性、连续性,进一步规范祭祀活动和黄帝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