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5日
向“新”发力 向“智”而行
——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快速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记者 王静 黄建斌 李勇锐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上下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推进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落地,一大批装备制造业加快生产进度,煤油气综合利用等高端能化项目平稳运行,扎实推动延安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在延安高新区陕西延能天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师傅们正在有序加工油缸。该公司致力于对废旧煤机等设施设备进行智能再制造,实现废旧装备的再升级、再利用。
  陕西延能天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车间主任陈三磊介绍说,油缸再制造是通过先增材再减材的工艺,增材采用了激光熔覆技术,比电镀工艺更环保、更安全、更高效,减材是通过机加工序车削达到油缸的装配条件。目前年修复量可达到5000根以上,修复完成后确保煤矿井下使用更安全、更高效。
  陕西延能天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当年便入驻延安高新区正式投产,不仅填补了延安地区煤矿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空白,也实现了延安地区传统煤炭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相互融合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们公司完成产值1.4亿元,利税在1000万元左右。2025年,我们规划整体提高经营范围,把延安地区薄煤层智能装备研发和试验基地建起来,带动下游一系列产业,预计2025年产值达到1.8亿元。”该公司总经理杨维新表示。
  同样,在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区,延安奇点益方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也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师傅们将电池散件组装成一台台储能柜,打包装车准备发往四川、内蒙古等地。该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电化学储能装备成套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23年6月入驻园区,通过电力高效存储和变换技术,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研究,推动能源结构变革,提升我市清洁能源市场占比。
  该公司负责人缑广文介绍道:“我们于2024年12月9日开始投产,目前已经装配到整机200余台,计划整个交付量在479台整机,预计2025年1月中旬全部交付,总产值在1.24亿元。”
  在延安众邦源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全力抓生产、赶订单。该公司是宝塔区2023年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之一,是一家专业设备制造企业,以创新为核心,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多相增压油气田设备。该公司设有12个TD多相增压油气田设备生产工位,年产能达到150台。目前,拥有多项专利技术,自主研发的TD多相增压油气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延长油气田等多个生产场景。其独有的创新设计成功解决了多相增压技术这一国际难题,这种技术的实现,极大减少了企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成本,实现了增产增效、节能环保,开创了绿色、智能、高效、无人值守的运营模式。 
  近期,该公司正着手混合动力固井车的研发装配工作。公司副总经理高红光介绍,他们今年的重头工作就是混合动力固井车,该车的控制系统是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一起开发的新产品,可以填补国内中大型特种汽车领域没有混合动力的空白,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技术支持下,正在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中。
  与众邦源一样,延安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园区的创新企业代表,正在加紧生产来自全国各地的卷式膜芯、陶瓷膜芯、中空纤维膜丝等膜材料订单。2019年10月投产以来,三达膜已成为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一家“链主”企业,拥有各项发明专利226项,并获批为陕西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6.98亿元。
  截至目前,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入驻企业28家,园区以建设成为陕北地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为目标,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线,做大做实高性能膜材料、智能终端、石墨烯材料和新型装备制造等现有产业,重点培育金属材料深加工和3D打印材料,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延安新材料产业园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华军说,一年来,园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五集五区”的发展要求,抓发展抓招商,抓服务抓管理,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8家,其中生产制造企业10家,累计实现产值32亿元,缴纳税金约1.1亿元,带动就业300余人。园区将持续全面抓好各项工作,为延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园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