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06日
锣鼓喧天排练忙 木兰鼓舞待“出征”
  本报讯 (通讯员 张亚楠 李东霖 刘旭 记者 王静)锵锵木兰鼓,翩翩秧歌舞。随着2025年元宵节秧歌汇演活动的不断临近,宝塔区的秧歌表演方阵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据了解,此次宝塔区方阵共分为少年街舞、木兰鼓和“枣园秧歌”三个方阵,演员300余名,将用“木兰出征”的故事,与传统秧歌剧结合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一曲《木兰辞》,浓浓家国情。排练现场,在木兰鼓方阵,男子站如松,女子行如风。演员们通过阵阵鼓点、木兰独舞,传神演绎了木兰出征这一让人热血沸腾的场景。
  据了解,传奇英雄花木兰的故事源自延安府尚义村,今宝塔区万花山镇花源屯村。宝塔区的木兰鼓方阵,有战马嘶鸣、十面埋伏、金鼓凯旋等生动演绎,充分塑造了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的大义英雄形象。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更颂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广大妇女同胞为社会发展献智献策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在“枣园秧歌”方阵的排练现场,秧歌队员们步法轻盈,神情活泼。舞动间的耕锄、旋转互动等动作,深度融合了《兄妹开荒》《拥军秧歌》等经典秧歌剧的艺术特色,与现代表演相结合,既传统又有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安大秧歌”宝塔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王东红说:“枣园秧歌队曾经给毛主席拜过年,毛主席曾经亲自命名‘枣园秧歌’。‘枣园秧歌’的特点重在一个‘软’,突出一个‘活’,面部表情要喜悦,不但要扭,而且要唱。希望通过元宵节秧歌表演,向大家展示非遗文化,将‘枣园秧歌’传承下去。”
  “我们的秧歌选用了《军民大生产》《纺线线》《秋收》等红色经典歌曲去改编秧歌剧,把秧歌剧的元素又融入进去,展现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场景。后期又创新了一些秧歌的步法,希望这台秧歌表演能让大家眼前一亮。”宝塔区“枣园秧歌”导演曹剑介绍说。
  今年秧歌汇演的强势回归,也让不少秧歌爱好者兴奋连连。一个个铆足劲儿参加排练,拉满大家的期待值。
  宝塔区秧歌方阵演员、大学生唐睿婕说:“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很高兴在寒假之余参与今年的秧歌表演。在排练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延安的地方特色文化,希望我们的秧歌表演可以为家乡增添浓浓的年味。欢迎大家来延安过大年,品美食,看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