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家家户户都还沉浸在热闹氛围中,而志丹县保安街道办社区服务中心城关村果业大户安光荣却在果园里修剪果树。
“你看,这个枝太壮了,会影响后面的枝条生长,所以要锯掉。”安光荣手持剪钳、锯子,熟练地穿梭于果树之间,咔嚓作响中,原本杂乱的树枝逐渐变得疏密得当,层次分明。
“我每天都要在果树地里走走看看,这样我才安心。”安光荣笑着说,所以他在果园跟前盖了房子,一分钟就能到果园。
“三分靠种、七分靠管,一年四季,我都会在每天早上8点到果园里,检查果树生长情况,看是否有腐烂病、老翘皮等。”安光荣说,管理果园每一步都很关键,错过一步一年就白忙活了。
今年52岁的安光荣原本是一名汽车司机,一年下来收入几万元,刚够温饱。2012年,安光荣乘着政策的“东风”,瞅准时机返乡创业,承包撂荒果园284亩。
“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各方面的支持力度都比较大,借着政策的东风,我便回到村里承包了苹果园。”安光荣说,当时没有多想,就是一心想着把果树种好。
果园承包好了,可是果园管理技术却成了摆在安光荣面前的第一难题。因此,在果园管理的每个重要环节,安光荣都会主动邀请相关专家指导,还会每年出去学习修剪果树和管护果园的知识。
从一开始的缺乏经验到如今的种植大户,安光荣的成功不仅依赖自身的努力钻研,更得益于近年来志丹县组织的果树种植培训,真正将果树管理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户心头。如今,他的果园也已经通过省级高质高效示范园及市级美丽果园的创建验收。
苹果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志丹县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和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好产业。“去年虽然挂果的100亩苹果因受到冰雹、干旱影响,苹果品质相对下降,但已在秋季全部销售完,毛收入达50多万元。”安光荣说,种苹果和养育小孩一样,都得慢慢来。
“希望新的一年,我家苹果产量越来越大,收入越来越高。”安光荣笑着说,只要气候好,加上剩下的100多亩果园挂果后,预计能收入100多万元。
据了解,2024年以来,志丹县果业管理局紧抓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机遇,聚焦30万亩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按照“稳规模、强管理、提质量、增效益”的思路,突出重点细谋划,狠抓落实提质效,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县水果总产量达到26.38万吨,苹果园面积稳定在30万亩,挂果面积达到22.6万亩,产量24.96万吨,实现产值14.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