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静 王冬
2024年,我市加快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规模扩张,通过创建智慧设施农业园区、高质高效设施基地,加快引进新优品种,推广应用新优技术,提升设施蔬菜产业化水平,全年全市瓜菜播种面积达到54.3万亩,瓜菜产量170.22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实现146.8亿元。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解家沟村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一座座新改建的温室大棚规划整齐。大棚种植户刘浪浪正在为番茄进行人工授粉。“我去年租了两个温室大棚,种了一茬西红柿和甜瓜,全部用的是蚯蚓肥种植,去年一茬下来收入能达到20万元。”刘浪浪满脸喜悦地说道。
去年,解家沟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对原有的300多亩废旧大棚进行改造,所建大棚全部安装了轨道运输车、水肥一体化机、自动控温控湿系统等,极大提升了大棚的科技管理水平。
解家沟村大棚种植户王小静说:“高科技在大棚的使用过程中,帮我们种植户减少了很多劳动力,我们就可以专心在技术和病害防治上做得更好,从而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达到较好的效益。”
“每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达到80万元以上,引进的企业能解决20多人的就业问题,工资也是很不错的,女的工资每月在4500元以上,男的工资每月在5000元以上。”解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孙飞介绍说。
在安塞区招安镇大湾村的生态有机番茄大棚,采摘市民络绎不绝,大家纷纷沉浸在品尝新鲜番茄的喜悦之中。
安塞区市民闫玉霞表示,她是第一次来大棚采摘番茄,里面有十多个品种,每一种口感都特别好。
记者了解到,大湾村采用“市场驱动+农户主动+专家带动”的模式,与延安大学的技术专家合作,采用酵素技术与萃取植物精华的种植方法,成功引进了12个品种的生态有机番茄。
安塞安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安荣说:“我们第一次和延安大学合作,延安大学给我们提供了种苗和技术上的支持,目前种植效果非常好,产生的效益也非常可观,2025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
2024年,全市新建设施农业基地6546亩(日光温室2215亩、大棚4331亩)、高标设施准露地菜基地5010亩,改造老旧设施5093亩,瓜菜播种54.3万亩、产量170.22万吨。新建和盘活利用集约化育苗基地17个,年育苗能力提高到2.1亿株。建成7个智慧设施示范基地、17个设施农业农旅融合示范基地、4个产地分级包装集散中心、5个净菜加工项目,全产业链综合产值预计146.8亿元。
“2025年,我们将聚焦提质增效和稳产保供两大目标,进一步扩大设施基地规模,加快老旧设施的改造提升。同时,进一步提高集约化育苗能力,加快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示范推广,提高生产效率,在冷链运输、加工生产、品牌创建等方面发力,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蔬菜科科长、高级农艺师乔宏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