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景春
延安精神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破解一个个时代课题、夺取一项项重大胜利而形成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从延安精神“四大内涵”入手,进一步探析其所展现的精神伟力。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党在迷茫时点亮指路明灯。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1938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毛泽东首先提出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一精神命题。他在回答学员到抗大学习什么这个问题时指出:“首先是学习一个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向,你们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打日本、怎样打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打倒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他还为抗大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那么,党真正抗日的方向又是怎么确立的呢?这就要从延安瓦窑堡会议寻找答案。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党的六届中央政治局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市)瓦窑堡举行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分析了党中央长征落脚陕北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制定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标志着党在长征结束正式把时局方向由国民革命转换到民族革命的方向中来。今天,回顾历史,这个方向选对了。但就当时的形势和党所处的环境来看,确立这个方向有许多人是有不同意见的,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后又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专门做大家的抗日思想动员工作。事实上,正是坚定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西北一统张学良,二统杨虎城,最后三统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变,组织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今天,我们重温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了党在重大历史关头洞察社会主要矛盾给出正确前进方向的科学决策力,体现了党团结一切可团结积极因素建立独立自主统一战线的强大领导组织力,体现了党围绕政治方向矢志不渝、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力。
时代在进步,社会主要矛盾在发展变化,党的使命和任务也在不断地更迭调整,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所释放的灯塔伟力不会变,她始终指引我们在艰难的十字路口突破迷茫,找到光明。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党在彷徨时找到科学方法。方法科学,事半功倍。总结中国革命,特别是党领导的革命,为什么大革命失败了?为什么城市暴动失败了?为什么“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为什么湘江战役失败了?党的领袖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王明、博古为什么指挥失败了?其中重要一条原因,就是没有找到科学的方法?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因为毛泽东有科学的方法。毛泽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从哪里来的?这就要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在延安整风运动前,我们党在处理中国革命问题时方法还不够成熟,时常犯“左”倾或右倾错误。例如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等,而无论是“左”还是“右”,其实质都是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共产国际指示或苏联经验,没有真正把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所以,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运动,破冰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束缚,提出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出了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带领全党艰辛培育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优良作风,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由此,为党创造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探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把中国社会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把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引领到市场经济中来;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冲破的是姓“公”姓“私”的束缚,打破了所有制问题上的公有崇拜束缚,把改革开放全面引向深入。
总结每次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都是党坚决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优化科学方法的结果。今天,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突破过去粗放式发展的惯性思维束缚,用新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仍然要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在无助时找到了初心根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立志为人民谋幸福。离开了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和理想不但无法成功,而且毫无价值和意义。总结党成立到来延安之前十四年中遭遇的挫折和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脱离了群众,在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中特别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大屠杀面前产生过摇摆,挫伤了群众革命的积极性和红军的战斗力,没有切实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
进入延安时期,党在无助的时候扛起民族抗战旗帜,紧紧地与陕北人民结合在一起,建立起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人民全面抗战,开展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努力改善民生,发展人民民主政权。在枣园纪念张思德追悼会上,毛泽东强调,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向全世界宣告“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初心。召开党的七大会议,在党章中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党真正与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坚持走群众路线,形成“真正的铜墙铁壁”,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我们党用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完整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初心根基。
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只要我们党“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以人民为根基,党的领导就会得到人民拥护,党的决策就会得到人民支持,党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滋养初心,加倍放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伟力,才能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力量”。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党在困难时找到了前进动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日军帝国主义连续“扫荡”和残酷的“三光”政策、面对国民党蒋介石经济封锁与反共摩擦、面对边区经济“没有油吃、没有衣穿”的非常条件下,党和毛主席领导边区干部群众找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前进动力,坚决与困难作斗争,组织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涌现出三五九旅到南泥湾森林里开荒种地的模范旅,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扫荡、蒋介石经济封锁,创造了伟大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党破解道路困难,转变干部作风,鼓舞干部斗志永不衰退的前进动力。在前进的道路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困难和困惑,艰苦的内容在变,艰苦的本质不会变。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我们相信,延安精神也必将再次释放时代伟力,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延安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