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参加工作时,感觉一线很艰苦,找不到信念感,在教学岗位上待了20多年以后,想法彻底变了,教书育人能给人一种任何工作都无法给予的成就感。”市政协委员、延安中学教师贺清说。
走进延安中学教师办公室,在贺清的办公桌上,一本摊开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她近期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翻旧的教材也在无声地诉说着她对教育的热情和坚守。
200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贺清来到延安中学教书,在这里,她度过了最美好的20年时光。“教学就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一个过程,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在这种理念下,她的语文课堂生动有趣,总能将复杂的知识点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她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她的带领下,多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等学府。她本人也获得了“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延安市教学名师”“延安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在贺清的心中,有一个名字,是她前进的动力。那个人就是延安中学已故教师延爱芳,30年的教学生涯中,无论是在教学工作岗位上,还是担任班主任,延爱芳始终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把全部的心血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老延中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最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我会以他们为榜样,传承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和情怀,培育更多时代新人。”贺清说。
2022年贺清当选为市政协委员。这一身份让她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又承担起了新的使命和责任。她深知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和义务。因此,她积极履行委员职责,关注教育问题,为民生发声。
“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孩子们早上经常打盹瞌睡,一看就是睡不好、睡眠少,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睡眠绝对不是小问题……”贺清说,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好分数也许过不了今天的考试,但只有分数就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一年来,贺清先后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关于落地落实中小学生睡眠管理的建议》等提案和《关于取消我市中考分流》的社情民意信息,这些提案和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现在老师的非教学事务太多了,除了日常教学,还要迎接各项检查、撰写各种教育教学之外的材料、参加各种评比和比赛,还有课后服务、家长工作,这些事情要耗费大量心力,老师的工作什么时候能‘返璞归真’……”在校园中,贺清也留意到了大部分老师的共同心声。
针对这一问题,贺清在这两年两会上准备了关于《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的提案》,建议明确减负治理主体权责,强化部门分工协作、推进学校和教师评价改革、健全完善监督问责机制等。
“当老师让我看见具体的人,当委员让我思考系统的题。”贺清用“双重备课”来比喻履职:准备提案像备课,既要“吃透教材”(政策法规),又要“了解学情”(社情民意)。无论是学生的烦恼,还是老师的负担,她都希望自己能积极履职,让粉笔灰变成“金点子”。
当选政协委员的三年时间里,贺清也深刻地意识到,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需要全社会“协同育人”。未来,她想联合医疗界委员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促成卫健部门在学校配置专业心理咨询师;发起“委员开放日”,邀请企业家、社区工作者走进课堂,让更多的人关注教育问题。
春日的延安中学校园里,延爱芳捐赠建设的爱芳亭下,既有贺清与学生讨论提案调查的身影,也有她夹着教案匆匆赶往政协会议的脚步。这两个看似不同的场景,在她身上交织成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履职图谱——以师者仁心浇灌幼苗,以委员担当耕耘土壤,让教育之光既照亮课桌,也照进时代发展的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