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回望过去的一年,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基础、促改革、惠民生,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扎实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广大群众民生福祉进一步增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从教育、医疗到养老、交通,今年两会期间,民生议题始终是代表委员关注讨论的热点。实实在在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办细办好每一件惠民利民实事,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聚焦养老、医疗,持续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会场内外,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用心用情用力传递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养老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市不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有力推动了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乐享晚年生活。
当下,养老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对晚年生活的美好期待?市人大代表、黄龙县中医医院医务科科长王玉莲建议,通过发展社区康养服务,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为便捷、贴心的服务。同时,合理设立康养服务中心,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让老年人享受到高品质的康养服务。
市人大代表王玲玲同样关注老年群体康养问题。她建议,可以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效率。“比如在医疗机构设立养老专区,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智慧医养结合平台,提供具有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王玲玲说。
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础。市政协委员、延安移动公司职工师瑞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门诊慢特病申报流程相对繁琐,给一些患者带来不便。他建议,希望能持续优化我市门诊慢特病申报流程,按照病种的不同,分类别进行申报。尤其是针对一些一旦确诊就需要终身服药的病种,一次申报确认后无需再次申报,后期只需确认即可。其次,还可以规范定点药店购药流程,统一由定点药店在患者购药时通过电子处方中心提供处方,不再要求提供医疗机构开具的纸质处方,方便慢性病患者日常康复治疗。
聚焦校园内外,守护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校园食堂的“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牵动着每一个家庭。
市政协委员、民进延安市委会委员苏雅琳建议,通过统一执法标准、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引入第三方评估等措施,在严格执行政策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将学校餐厅真正打造成为广大师生健康、暖心的后勤保障。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家长对美育的重视,校外书画培训机构蓬勃发展。”市政协委员、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凌说,现在部分机构无证或超范围经营、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损害学生和家长权益,扰乱市场秩序,阻碍了传统文化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校外书画培训与民生实事密切相关,其规范化发展不仅关乎教育公平、家庭负担和文化传承,也关系到社会秩序稳定和政策落实效果。
王凌建议,需加强资质审核和监管机制,规范校外书画培训机构,制定严格准入标准。同时严格审核机构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内容和收费标准,确保合法合规。此外,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对不合规机构责令整改或取缔,同时吸引优秀书画人才加入培训行业,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
聚焦公共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发展与民生福祉双赢
市政协委员、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韩传金将目光聚焦到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上。
“延安火车站西广场便民桥两侧直线距离2000米内没有公共卫生间,火车站东西广场只有一个卫生间,无法满足周围群众、来往旅客如厕的需要。”韩传金建议,进一步完善延安火车站西广场便民桥基础设施,在便民桥附近合适的位置修建适当数量的公共卫生间。
市政协委员、志丹县厚德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宗明在调研中发现,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交通流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大型车辆的通行数量日益增多,裴庄路段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正面临严峻挑战。李宗明建议,通过科学规划大型车辆过境路线,组织多领域专家实地调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与交通网络布局,统筹考虑地形地貌、工程难度等因素,优化设计方案,完善道路设计标准,增设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设施,并配套建设服务区、停车区等,提升道路通行的安全性。
在李宗明看来,这一系列举措实施后,不仅能让大型车辆有序通行,减少对居民区的干扰,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升道路安全水平。未来,市民将享受到更加顺畅、安全的出行体验,物流运输效率也将大幅提升,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真正实现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局面。
持续扩大就业,做好垃圾分类、老旧小区改造……会场内外,代表委员们带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用心兑现着自己的履职承诺,让一张张“民生清单”实实在在转化为老百姓可感可知的“幸福账单”。
(记者 贺秋平 任琦 白雪)